水外长天尽,烟中远屿衔。
即看乘泱漭,已若释忧谗。
波撼青枫树,凉轻白纻衫。
舟人不愁思,满引夕阳帆。
水外长天尽,烟中远屿衔。
即看乘泱漭,已若释忧谗。
波撼青枫树,凉轻白纻衫。
舟人不愁思,满引夕阳帆。
这首诗描绘了渡过淮河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水外长天尽”,以开阔的视野展现了水天一色的辽阔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烟中远屿衔”一句,通过烟雾缭绕中的远处岛屿,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朦胧美。
“即看乘泱漭,已若释忧谗”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心灵的释放与解脱,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随风而去,心境变得平和而自由。
“波撼青枫树,凉轻白纻衫”描绘了水面波涛与岸边青枫相互映衬的生动场景,以及微风吹拂下,穿着白色丝绸衣裳的诗人感受到的清凉与舒适,细腻地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最后,“舟人不愁思,满引夕阳帆”则以舟上人的形象收尾,他们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夕阳下的航行,与前文的诗人形成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渡淮途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学道未忘名,欲跨扬州鹤。
渊明赋归来,颇恨未恢廓。
平生刚褊性,敢避穷兽搏。
君诗如清琴,平淡犹贺若。
泠然山水音,妙响振林壑。
宁为太史走,岂事桓温幕。
乐哉吴望游,微凉生殿阁。
况兹积雨后,枕簟谢焚灼。
未能去三彭,便可休六凿。
跌宕文字间,诗酒自相酢。
气凌李杜豪,力振曹刘弱。
偏师攻长城,稍稍出方略。
山川助离骚,景象如宿约。
阴风起虚籁,暮霭昏城郭。
菡萏泛金塘,筼筜陨银箨。
卧看晓参横,坐待残月落。
不愁衣典尽,尊空莫起酌。
明朝醉复醒,生忧押垂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