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须芸阁吏,羸马月中行。
庄僻难寻路,官闲易出城。
看山多失饭,过寺故题名。
秋日田家作,唯添集卷成。
白须芸阁吏,羸马月中行。
庄僻难寻路,官闲易出城。
看山多失饭,过寺故题名。
秋日田家作,唯添集卷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吏告别友人,前往渭南庄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淡定与悠然自得。
“白须芸阁吏,羸马月中行。”两句设定了时间和空间背景,古人常以白发比喻岁月悠长,这里的“白须”暗示诗中的吏员已是一位年迈之人。同时,“羸马”形容夜色渐浓,月亮如练,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寂寞的氛围。
“庄僻难寻路,官闲易出城。”则描绘了吏员前往目的地的过程。这两句表明他要去的地方位于偏远的山庄,而且因为官职清闲,所以出城并不困难。这里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
“看山多失饭,过寺故题名。”诗人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怀念之情。“看山”可能是指途中所见,或是吏员于心中所想象的景致,而“失饭”则可能暗示时间的流逝或旅途中的匆忙。至于“过寺故题名”,这表明诗人在旅途中不忘旧地,留下名字以作纪念。
最后,“秋日田家作,唯添集卷成。”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平和、自足的生活态度。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家作”可能指的是农事或田园生活,而“唯添集卷成”则表现出一种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满足,吏员可能在田野间获得灵感,将这些体验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心境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
欲写情怀难一一,拟寻山水隔千千。
输他吴越闲鸥鹭,朝夕常亲画舫前。
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
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
莎外马蹄香湿,柳下旟阴晨润,景气踏苍苍。
夹道气成雾,我独犯颜行。对颜行,斟尾酒,点头纲。
请君釂此,更伴顷刻笑谭香。
为问锦屏富贵,孰与熙宁谏议,千古蔚仪章。
世道正颓靡,此意傥毋忘。
问梅花月里,谁解唱、小秦王。
向三叠声中,兰桡荃棹,桂醑椒浆。
明朝濮渝江上,对暮云、平野北风凉。
准拟八千里路,破除九十春光。砚涵槐影漾旗常。
披拂御炉香。念人世难逢,玉阶方寸,陛楯颜行。
休言举人文字,系一生、穷达与行藏。
凡卉都随岁换,幽兰不为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