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兰转蕙光风春,灵均妙与花写神。
胸中九畹无纤尘,摹写形容方逼真。
彝斋作画诗兴寓,寄斋作诗知画趣。
意匠经营托豪素,心手纵横生态度。
紫茎绿叶墨淡浓,湘魂澧魄香融融。
后来三绝松雪翁,心让此花能品中。
泛兰转蕙光风春,灵均妙与花写神。
胸中九畹无纤尘,摹写形容方逼真。
彝斋作画诗兴寓,寄斋作诗知画趣。
意匠经营托豪素,心手纵横生态度。
紫茎绿叶墨淡浓,湘魂澧魄香融融。
后来三绝松雪翁,心让此花能品中。
这首元代诗人汤弥昌的《题赵子固兰蕙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赵子固所绘的兰花与蕙草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兰花与蕙草的自然之美与诗人的艺术创作相融合。
首先,“泛兰转蕙光风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兰花与蕙草在春风中绽放,光华四溢,生机勃勃。接着,“灵均妙与花写神”引用屈原(字灵均)的典故,赞美赵子固的画作能够捕捉到兰花的精神气质,如同屈原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胸中九畹无纤尘”则赞扬赵子固内心纯净,没有一丝杂念,这正是他能够创作出如此高雅作品的基础。“摹写形容方逼真”进一步强调赵子固的画技高超,能够将兰花的形态、神韵刻画得栩栩如生。
接下来,“彝斋作画诗兴寓,寄斋作诗知画趣”提到两位画家与诗人,他们各自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了对兰花的欣赏与理解,形成了相互映照的艺术氛围。“意匠经营托豪素,心手纵横生态度”描述了赵子固在创作时的心思巧妙与技艺精湛,他的每一笔都蕴含着深思熟虑,展现出兰花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
“紫茎绿叶墨淡浓,湘魂澧魄香融融”具体描绘了兰花与蕙草的细节特征,紫色的茎干与绿色的叶片在墨色的渲染下显得既淡雅又浓郁,仿佛蕴含着湘水与澧水的灵魂,香气弥漫,令人沉醉。“后来三绝松雪翁,心让此花能品中”最后,诗人提到了宋代画家赵孟頫(号松雪道人),认为其艺术成就与赵子固的作品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了对兰花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子固兰蕙画卷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