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凿西山石,暮填东海水。
西山石可尽,海水浩无底。
水犀莫射潮,祖龙莫驱石。
海水尚可填,人心填不得。
哀哀精卫鸟,东飞复西飞。
填得海波浅,愁杀弄潮儿。
朝凿西山石,暮填东海水。
西山石可尽,海水浩无底。
水犀莫射潮,祖龙莫驱石。
海水尚可填,人心填不得。
哀哀精卫鸟,东飞复西飞。
填得海波浅,愁杀弄潮儿。
这首《筑堤谣》以寓言的手法,通过描述对西山石与东海水的挖掘与填塞,以及对水犀、祖龙、精卫鸟和弄潮儿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首句“朝凿西山石,暮填东海水”,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人类不遗余力地试图征服自然的行动。然而,“西山石可尽,海水浩无底”两句,通过“可尽”与“无底”的对比,暗示了人类力量的有限与自然界的无限,预示着这种征服行为终将徒劳无功。
接下来,“水犀莫射潮,祖龙莫驱石”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不可控性。水犀无法阻止潮水的涌动,祖龙也无法驱使石头移动,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人类试图控制自然行为的讽刺。
“海水尚可填,人心填不得”一句,转折中蕴含深意。虽然海水可以被填满,但人心却无法填满,暗示了人类内心的欲望与不满是无穷无尽的,难以满足。
最后,“哀哀精卫鸟,东飞复西飞。填得海波浅,愁杀弄潮儿”四句,通过精卫鸟填海的典故,表达了人类虽有决心改变现状,但最终却只能徒增烦恼的主题。精卫鸟的努力虽能暂时减轻海面的高度,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让那些试图在潮水中嬉戏的人感到忧愁。
整首诗以寓言的形式,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无力感,以及在追求改变现实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它提醒人们,应尊重自然规律,理性对待与自然的关系,而非盲目地试图征服或改变它。
峡女王嫱继屈须,入宫曾不愧秦姝。
一朝远逐呼韩去,遥忆江头捕鲤鱼。
江上大鱼安敢钓,转柁横江筋力小。
深边积雪厚埋牛,两处辛勤何处好。
去家离俗慕荣华,富贵终身独可嗟。
不及故乡山上女,夜从东舍嫁西家。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
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
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蛇怪我怀羔裘。
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槱。
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