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
宝衣行雨在云端,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
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
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
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
宝衣行雨在云端,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
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
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开篇“十二高峰天外寒”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氛围。"竹梢轻拂仙坛"则是对仙界细节的刻画,让人仿佛能听到竹梢拂过石阶的声音,既生动又神秘。
接下来的“宝衣行雨在云端”和“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美丽与孤寂。"宝衣"通常指仙人的服饰,这里说它能随风而动,宛如云间飘逸,既显现出超自然之力,也映衬出仙界的淡雅脱俗。
画帘深殿则是对仙宫构造的描绘,香雾冷风残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寂寞,让人联想到仙境中时间流转的缓慢和世俗情感的淡薄。"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则是诗人对古代英雄楚王的怀念,但那翠绿色的屏风似乎还在遮挡着往昔的荣光。
最后两句“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则是对诗人自身处境的写照。猿啼即猿鸣,是山林间猿猴夜晚叫唤的声音,这里和明月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孤寂的意境。而“孤舟行客”则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像是漂泊在世俗之外的小船,而"惊梦亦艰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所产生的心绪。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的描摹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美好的一种向往。
砚池墨涨烟涛湿,兔颖含香扫秋碧。
九疑山隔楚天遥,湘灵夜抱琅玕泣。
生绡半幅凝雪光,罗缬捲风双袂凉。
电掣雷轰老蛟舞,月明露冷飞鸾凰。
翠拂珊瑚海波动,裁为短笛成三弄。
不胜清思逼人多,唤醒江南片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