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中秋矣。向青天,可怜负却,团团月子。
丛桂小山花已发,眼底人俱千里。
引无数、别离滋味。
燕子飞来飞又去,认条条、古巷红灯谜。
去年事,我犹记。故园无恙西风里。
总负他、六桥烟柳,花天酒地。
愁煞阿咸空四壁,难把家常话起。
只报道、平安而已。
弹铗不堪重乞食,走天涯、又乏江湖技。
诗酒耳,问何济。
又近中秋矣。向青天,可怜负却,团团月子。
丛桂小山花已发,眼底人俱千里。
引无数、别离滋味。
燕子飞来飞又去,认条条、古巷红灯谜。
去年事,我犹记。故园无恙西风里。
总负他、六桥烟柳,花天酒地。
愁煞阿咸空四壁,难把家常话起。
只报道、平安而已。
弹铗不堪重乞食,走天涯、又乏江湖技。
诗酒耳,问何济。
这首清代赵庆熹的《金缕曲·其一》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开篇“又近中秋矣”直接点出时令,接着“可怜负却,团团月子”流露出未能与亲人共赏明月的遗憾。丛桂花开,眼中所见皆是千里之隔,引发无尽的离别之情。
“燕子飞来飞又去,认条条、古巷红灯谜”通过燕子的归巢与自己无法归乡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回忆去年之事,“去年事,我犹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然而,“故园无恙西风里”,虽然关心家乡,但自己却身在异乡,无法参与往日的欢乐。
“总负他、六桥烟柳,花天酒地”进一步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自己当前漂泊生涯的无奈。“愁煞阿咸空四壁,难把家常话起”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空荡墙壁的寂寥,只能报以简单的平安消息。接下来,诗人感叹自己才华有限,难以维持生计,“弹铗不堪重乞食”,只能四处流浪,缺乏谋生技能。
最后,“诗酒耳,问何济”以无奈的自嘲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深深忧虑,不知如何才能解脱困境。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