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山色似环滁,肯许狂夫尽醉无。
潇洒园池开玉镜,清凉人世坐冰壶。
香风锦浪宜三伏,越唱吴歌忆五湖。
闻道昭潭龙睡稳,谁能先手探骊珠?
庭前山色似环滁,肯许狂夫尽醉无。
潇洒园池开玉镜,清凉人世坐冰壶。
香风锦浪宜三伏,越唱吴歌忆五湖。
闻道昭潭龙睡稳,谁能先手探骊珠?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郊外荷池亭上的避暑场景,充满了清凉与宁静的氛围。诗人以“庭前山色似环滁”开篇,将眼前的自然景色比作环绕滁州的山色,既展现了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诗人的悠闲心境。
接着,“肯许狂夫尽醉无”一句,看似在询问是否允许狂放之人尽情饮酒,实则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的“潇洒园池开玉镜,清凉人世坐冰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凉爽,仿佛置身于一面明亮的镜子中,又如坐在冰壶之中,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
“香风锦浪宜三伏”描绘了夏日特有的清凉之风和如同锦缎般的波浪,即使是在炎热的三伏天也能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越唱吴歌忆五湖”则通过引用江南地区的民歌,唤起了对遥远水乡的回忆,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最后,“闻道昭潭龙睡稳,谁能先手探骊珠?”以传说中的昭潭龙为喻,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哲理思考,即在探寻真理或美好事物的过程中,需要谨慎而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郊外荷池亭上避暑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探索的渴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芸屋题春笔似椽,翠茵蔼蔼欲霏烟。
悬知生物从元化,共说芳心祇旧年。
香吐杂花成百和,阴擎低柳候三眠。
身前正儗春晖报,梦后多应晚兴绵。
上国濠梁随浩浩,故乡蓬岛忆芊芊。
自家意思何人识,努力工夫信手编。
指佞廷阶嗟已矣,忘忧杖履觉悠然。
尽令雨露青青在,宁羡繁华绮采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