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琮的《咏马》,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匹骏马的英姿飒爽和非凡品质。诗中的“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一句,以古代著名相马专家伯乐为例,强调这匹马之所以能够被赏识,是因为它不仅外形出众,而且气势如龙,不凡之处令人敬畏三分。
接下来的“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则通过对比来突显这匹马的特殊之处。即便是在高高的金埒尚未登临之前,它那悠长而有力的嘶鸣声已经让人感到惊异;甚至在被迫拉着沉重的盐车时,这匹马依然保持着瘦弱却不失英气的风范,令人赞叹。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一句中的“王济”,或指历史上的某位鉴赏家,也可能是虚构的人物,用来强调这匹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能够遇到真正懂得它音质和品格的鉴赏者实属不易,因此诗人表达了想要借助燕昭这样的知音来买下这匹骏马,以获取“骏名”的愿望。
最后,“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则是对这匹马奔跑时的壮观场景进行描绘。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这匹马都能像神话中的神兽“骊驎”一般,在黄尘中飞奔,与同伴们一道,仿佛在碧云之上发出鸾鸟般的鸣叫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的细致描写和丰富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幻想的世界,使人不禁为这匹超凡脱俗的骏马所打动。
句曲之东,阳羡之西,屯云叠雾,郁为灵溪。
洞天三十六,杳莫窥端倪。
天皇秘金简,敕授仙人栖。
仙人旧居青琐密,蹑足星汉攀虹霓。
胸填百万经济略,沛作霖雨滋黔黎。
钧枢侯印立可握,忽然长啸辞金闺。
金闺虽云贵,荣华易销落。
何如中园移取蓬莱山,雕斲烟霞置楼阁。
玉女成行备洒扫,灵君对坐烧丹药。
丹药功深九转成,羽翰身变八风生。
时朝天上黄金阙,那顾人间白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