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常运,阴阳无定端。
夏虫时不永,安睹岁月迁。
嗟我在世中,倏忽已华颠。
何能得仙诀,拾取朝霞餐。
蓬莱去此近,欲往无由缘。
从今弃诸事,尽付悟真篇。
天地有常运,阴阳无定端。
夏虫时不永,安睹岁月迁。
嗟我在世中,倏忽已华颠。
何能得仙诀,拾取朝霞餐。
蓬莱去此近,欲往无由缘。
从今弃诸事,尽付悟真篇。
这首诗《和陶渊明杂诗(其四)》由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对自然宇宙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仙道的探索。
首句“天地有常运,阴阳无定端”,开篇即揭示了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性与变化的不确定性,表达了对宇宙秩序与变化的深刻理解。接下来“夏虫时不永,安睹岁月迁”,以夏虫短暂的生命为例,暗示生命的有限与时间的流逝,引人深思。
“嗟我在世中,倏忽已华颠”一句,诗人感叹自己在世间匆匆度日,转眼间已白发苍苍,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紧接着“何能得仙诀,拾取朝霞餐”,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渴望,希望能够找到仙家秘诀,吞食朝霞以求得永生。
最后,“蓬莱去此近,欲往无由缘”一句,借传说中的仙境蓬莱,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又意识到通往彼岸的道路遥远且难以实现。“从今弃诸事,尽付悟真篇”,诗人决定从此放下世俗的纷扰,将心志寄托于探寻真理的篇章之中,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宇宙奥秘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自我超越与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