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承金汉臣寄诗将及一月次韵奉酬并呈徐蜚英》
《承金汉臣寄诗将及一月次韵奉酬并呈徐蜚英》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千里秋光一倚栏,危楼四望碧云宽。

遥知对垒分诗将,未觉同舟怯县滩。

九日与谁同把酒,八年如我倦弹冠。

会难别易驹阴迅,时展来篇细细看。

(0)
翻译
秋天的千里景色,倚靠栏杆欣赏,高楼之上放眼望去,碧空万里无垠。
遥想远方的战场上,诗人对手分胜负,还未察觉在同舟共济中,面对险滩已心生畏惧。
重阳节来了,却无人共饮,八年过去,我对官场的厌倦如同脱帽般明显。
相聚总是难,离别却容易,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期待着你的新作,我会仔细阅读。
注释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秋光:秋天的景色。
倚栏:倚靠栏杆。
对垒:指战场或比赛中的对抗。
怯:害怕。
县滩:地势险峻的河流滩地。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把酒:举杯饮酒。
倦弹冠:厌倦官场生活。
驹阴:比喻时光飞逝,如同白驹过隙。
展来篇:展开新的篇章。
细细看:仔细阅读。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对往日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千里秋光一倚栏”即设定了一种孤寂而又辽阔的意境,诗人独自倚靠在长城之巅,或是某座高楼之上,望着远处的秋色,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紧接着“危楼四望碧云宽”则进一步描绘出这样一种景象:诗人站在高耸的楼阁,向四周眺望,只见到处都是广阔的碧蓝云海,这种景色让人的心灵得以放松。

“遥知对垒分诗将”表明诗人虽然身在此地,但他的心却与远方的友人相连,他们之间通过诗歌这种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而“未觉同舟怯县滩”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共同经历过波折的人生旅程有一种淡淡的忧虑,尽管他们如今各自分散,但那份共同度过难关的情谊依旧让人心存感激。

“九日与谁同把酒,八年如我倦弹冠”两句,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一种回忆和反思。在农历的重阳节(九月初九)那天,他曾与知己一起举杯畅饮,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他这般在官场中打滚多年的老生,早已心生倦意,对于那些繁文缛节的礼仪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只是机械地重复着。

最后,“会难别易驹阴迅,时展来篇细细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时代变迁的一种感慨。他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难以割舍,而世事无常,容易使人分散,因此他希望能够时不时地翻阅、回味那些旧日的文字,以此来勾起那份深厚的情谊。

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与淡漠。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次韵赵佥判苦雨

多谢新诗起钝顽,扣门佳梦忽惊残。

句中解貌秋霖苦,读罢犹闻夜滴寒。

谁道贵游无世话,君今清尚更儒酸。

向来白贺风流在,勉立修名后代看。

(0)

大人生朝六首·其三寅孙

岧峣丹阙六龙飞,浩荡鸿私下九围。

花结初颁红锦帙,宝香新拜绿荷衣。

未曾贺刺周闾里,又报升柴享禁闱。

千岁几番蒙帝泽,一年两度被恩辉。

(0)

辑句招王国正四首·其四

万里相逢贪握手,蓬门今始为君开。

留连城郭今如此,有底忙时不肯来。

(0)

富阳道中二首·其一

云破天开雪欲晴,橹声争出满江鸣。

牵绳直上高崖去,想见瞿塘百丈行。

(0)

病牙

去年胃口辞瓜果,今岁牙车怯稻粱。

饮食于身已无几,更须身世觅轩裳。

(0)

重午饷菜楚俗也邓抚干以诗来谢次韵答之三首·其三

蜀客登来屈子城,九歌重见笔纵横。

不妨秋露浇春菜,只可从渠学独清。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