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

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0)
注释
邻境:附近的。
诸侯:古代分封的君主。
同舍郎:一同居住的官员。
芷江兰浦:地名,可能象征美好的地方。
恨无梁:遗憾没有桥梁。
秋风:秋季的风。
门外:庭院外面。
旌旗:旗帜。
晓露:清晨的露水。
橘柚香:橘子和柚子的香气。
玉簟:玉制的竹席。
微凉:稍微有些凉意。
白昼:白天。
金笳:金色的胡笳。
清商:秋天的乐曲。
骚人:文人或诗人。
闻鶗鴂:听到杜鹃鸟的叫声。
流年:时光。
众芳:各种花卉。
翻译
邻近诸侯的官员们一同居住,芷江兰浦之地遗憾缺少桥梁。
秋风吹动门外的旌旗飘扬,清晨庭院中弥漫着橘柚的香气。
白天,清凉的玉簟让人舒适,傍晚,金笳声响起,应和着秋天的乐调。
昨晚的诗人听到杜鹃鸟鸣叫,不再感叹时光流逝,珍惜各种花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邻境诸侯同舍郎"一句表明了一种相聚的氛围,其中"诸侯"指的是在官场上地位相当的人士,而"同舍郎"则强调了诗人与这些人的亲密关系,共同居住于一个地方。

"芷江兰浦恨无梁"中,"芷江"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而"兰浦"则充满了诗意,表达了一种美好而又稍纵的景色。"恨无梁"则是在描绘一种对过渡工具的渴望,这里或许暗喻着诗人对于无法跨越世俗障碍的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则是对早秋景色的描绘。其中秋风轻拂,带来了旗帜的摇曳,而清晨的露水又让庭院中的柑橘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玉簟微凉宜白昼"一句中,"玉簟"可能指一种精致的器物,这里的"微凉"则是在描绘早秋季节特有的温度感受,而"宜白昼"则表明了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在白天享受。

"金笳入暮应清商"中,"金笳"可能是某种乐器的材料或装饰,而"入暮"则是在描绘日落时分,"应清商"则暗示了一种对音乐的期待,或许是诗人希望在黄昏时刻聆听到清脆悦耳的声音。

最后两句"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中,"骚人"指的是古代文学家屈原,而"昨夜闻鶗鴂"则是在描绘诗人在深夜听到了某种鸟鸣声,这里的"鶗鴂"可能是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鸟类。"不叹流年惜众芳"则是对时间易逝与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一种感慨。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友情、自然和艺术的深切感情,以及对岁月匆匆和美好的不舍。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曹娥庙

我初不作婆娑梦,子亦能知波险无。

风卷潮来壮魂在,行人酾酒湿庭梧。

(0)

偈二首·其二

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

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

(0)

偈颂十五首·其一

遍地残红春去也,拍天涨绿兴悠哉。

道人觅甚安心法,达磨当时带不来。

(0)

与雁山车岭建接待僧

雁山孤顶绝攀跻,当念游人困路歧。

暂与化城休歇地,莫教忘却转身时。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一七

云门举起竹篦,开口知君话堕。

上方香积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三八

今早又风起,闹处莫插觜。

触著阎罗王,带累阴司鬼。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