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柴公照母》
《挽柴公照母》全文
明 / 罗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里有不娶女,齐姜陈之求。

妇姑闻勃溪,两姑争妇留。

彼为鸱为枭,反与贞静仇。

天孙织云锦,终归物之尤。

俗慈类禽犊,有子东家丘。

琐郎吾徒豪,雁行拜低头。

人生非空桑,气类父母由。

吾徵母之贤,识子臧与否。

岂为哭母辞,职居阐其幽。

(0)
鉴赏

这首诗《挽柴公照母》是明代诗人罗玘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母亲的哀悼之情以及对母亲品德的赞美。

首句“里有不娶女,齐姜陈之求”以齐姜陈求不娶女的故事开篇,引出对母亲的怀念。接着,“妇姑闻勃溪,两姑争妇留”描绘了家庭中的矛盾,暗示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接下来,“彼为鸱为枭,反与贞静仇”一句,将母亲比作不被理解的鸟儿,强调了母亲的贞静美德,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被误解的同情。

“天孙织云锦,终归物之尤”运用了天孙(传说中织女)织锦的典故,赞美母亲如同织女般勤劳、智慧,最终成就了家庭的和谐与美好。这一句也暗含了母亲虽遭误解,但最终会得到公正评价的寓意。

“俗慈类禽犊,有子东家丘”通过对比世俗的慈爱与母亲的慈爱,强调了母亲慈爱的独特性和深沉。同时,以“有子东家丘”比喻母亲如同东家丘的子民,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

“琐郎吾徒豪,雁行拜低头”描绘了诗人及其同伴对母亲的敬仰之情,他们像雁群一样,低首向母亲致敬,体现了对母亲的尊敬与怀念。

最后,“人生非空桑,气类父母由”表达了人生的本质并非空虚,而是由父母的教养和影响塑造而成,强调了母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吾徵母之贤,识子臧与否”则表明诗人通过母亲的贤德,认识到了自己是否具备了高尚的品质。“岂为哭母辞,职居阐其幽”则点明了这不仅是对母亲的哀悼之辞,更是对母亲美德的颂扬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母亲形象的描绘和对母亲美德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母亲教育和影响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罗玘
朝代:明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学者称圭峰先生。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读。著有《圭峰文集》《续集》《类说》《圭峰奏议》等。
猜你喜欢

云村为许黄门赋

茶磨清风不可攀,高人先我十年閒。

懒摇玉佩联青琐,故掷银鱼卧碧山。

新水旋开田二顷,紫云深占屋三间。

若为便置苍生望,见说青青鬓未斑。

(0)

题嘉兴王氏梅花庄

潇洒山庄对翠岑,梅花浑似白云深。

西湖处士临流玩,东郭先生踏雪寻。

昼暖山蜂喧隔屋,夜清霜鹤唳中林。

辋川旧日多松竹,同是高人冰玉心。

(0)

采莲曲·其三

朦胧斜月淡云封,不寐愁闻夜半钟。

綵笔漫传心上事,泪痕多处墨痕浓。

(0)

吹箫士女

侍寝昭阳下直回,红蕉花底独徘徊。

凤箫偷得梨园谱,閒向深宫奏落梅。

(0)

惟仁上人还日本兼呈同门黄檗和尚

孤帆缥缈日边来,积水波涛一望开。

云近石焦连合岛,气蒸天柱拥蓬莱。

山王草长青驼出,海国花明白象回。

万里扶桑心印在,从教华夏起风雷。

(0)

别嘉禾黄闇斋谭埽庵汪曾城诸公

两载村居意始舒,纶竿未许下沮洳。

而今舞棹浙东去,太白潭深有巨鱼。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