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斜月淡云封,不寐愁闻夜半钟。
綵笔漫传心上事,泪痕多处墨痕浓。
朦胧斜月淡云封,不寐愁闻夜半钟。
綵笔漫传心上事,泪痕多处墨痕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朦胧斜月淡云封”这一句,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淡淡的雾气和薄云所覆盖,月光也变得柔和而朦胧。这样的景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孤独与寂寞。
接着,“不寐愁闻夜半钟”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深夜的钟声,本就容易引发人的思绪万千,更何况是在一个不眠之夜,这钟声更添了几分愁绪。诗人通过“愁闻”二字,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环境紧密相连,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彩笔漫传心上事,泪痕多处墨痕浓”这两句,则是诗人情感表达的直接呈现。使用“彩笔”象征着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即便如此,这些情感却只能通过“泪痕”和“墨痕”来传达,暗示了诗人情感的沉重与难以言表。这里的“浓”字,既指墨迹的深重,也暗含了情感的深厚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愁绪时的内心世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思君非一日,今朝也、喜得见清狂。
想不写颊毛,偏传阿堵,纵添蝇迹,无玷清扬。
更相对,绿杨千万缕,红杏两三行。
乍道安仁,未曾傅粉,旋疑荀令,怎不闻香。
风流当年少,沉想处应是,暗惜韶光。
只怕芳心呕尽,此意谁将。
羡绮句初成,堪传金石,彩毫挥处,尽是琳琅。
待剪明霞一片,付与青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