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放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朋友共同参与重阳节(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九月初九)的郁闷情绪。诗中“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强烈愿望和失望的情感,对于与朋友共度佳节的渴望在现实面前化为泡影。
接下来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则是借用古代习俗——老人头戴花枝以示庆祝之意,以及历史上一些年轻才子插戴茱萸(一种香草)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风流倜傥。诗人这里是在感叹自己已不再拥有那样的激情与自由,无法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难以挽留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友情和美好生活无法实现的惆怅。
九曲羊肠,翻云覆雨,坑杀孤身肮脏。
旧时心,眼前状。噬同饿虎,惊如恶浪。
回首昔日香温,罗帏细语,几堪惆怅。
薄命遭逢,好花风雨,中变易于反掌。
依稀想像,两载知交,堪惜竟存影响。
诗成后,梦回时,曾否玉容无恙?
晓起漫成思省,个中何必尽多障。
且颠倒、披衣閒咏,似流波已往。
日霁烟收,正红桃如火,未经摧折。
丝柳摇金,杜若吹沙,渐近牡丹时节。
年来颇怪游踪懒,枉自信、张仪有舌。
总浪把、韶光抛掷,心枯肠结。此恨谩劳重说。
对绿酒青灯,且休愁切。
落落吾徒,草草盘餐,不让五侯鲭设。
醉乡有路甘同徙,又何论、身名湮灭。
莫辜负、当前好风佳月。
佳节轮飞陡。一年中、春正夏五,怎如秋九?
雾敛烟收人意健,入夜清霜微透。
刚赢得、东篱影瘦。
浅碧深黄兼姹紫,论纷披、不比他家有。
此中乐,君知否?浮生岂必珠高斗。
又何须、绯衣垂带,黄金悬肘。
旷野天清猿臂好,莫放双雕高手。
试看取、苍弓烹狗。
脱帽狂呼花月下,典轻裘、纵买郫筒酒。
污吾目,牛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