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迟留又用韵》
《迟留又用韵》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宿留不觉久,非因恋竹房。

山林迟老死,萍梗急贫忙。

走俗形几秽,还家梦亦香。

未能凭古语,安处是吾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íliúyòuyòngyùn
sòng / chénzhù

宿liújuéjiǔfēiyīnliànzhúfáng

shānlínchílǎopínggěngpínmáng

zǒuxínghuìháijiāmèngxiāng

wèinéngpíngānchùshìxiāng

翻译
我在这里停留时间似乎不长,并非因为贪恋竹屋的居所。
我渴望在山林中慢慢老去,而不是像浮萍般为贫困忙碌。
身处俗世,身心疲惫,回家的梦境却分外甜美。
我无法仅凭古人的教诲,就确定何处才是我真正的故乡。
注释
宿留:停留。
恋:喜欢,贪恋。
竹房:竹制的小屋。
山林:山野和森林。
迟:缓慢,从容。
萍梗:比喻生活漂泊不定。
贫忙:贫困中的忙碌。
走俗:涉足世俗。
形几秽:身心疲惫,接近污浊。
梦亦香:梦境也显得美好。
凭:凭借。
古语:古人的智慧或教导。
安处:合适的居所,真正的归属。
吾乡:我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迟留又用韵》,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留恋以及对世俗忙碌生活的厌倦。首句"宿留不觉久",写出了诗人长时间停留在此地,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似乎并未感到长久滞留的不适。"非因恋竹房"则揭示了诗人并非单纯因为喜欢竹屋而逗留,而是有更深的情感寄托。

接下来的"山林迟老死,萍梗急贫忙",诗人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平静地度过晚年,与世无争,而现实中的生活却如同浮萍般动荡不安,为生计奔波忙碌。"走俗形几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生活的污浊和疲惫。

然而,即使身处尘世,诗人仍怀有回家的梦想,那梦境中的家乡显得格外香甜。最后两句"未能凭古语,安处是吾乡",诗人感慨无法仅凭古人的话语找到心灵的归宿,暗示真正的故乡并非物质之地,而是内心的安宁之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泊巴河

兰溪行过后,迤逦到巴河。

江狭无矶险,沙平有港多。

邻舟同永夜,渔火照寒波。

独惜年华晏,其如道远何。

(0)

题刘汝弼东源小隐图

东源山水好,闻说似终南。

种黍都为酒,诛茅小作庵。

过门人问字,看竹客停骖。

亦有幽栖意,迟归我独惭。

(0)

杂赋七首·其四

驱车适秦京,策马来燕国。

所见何堂堂,莫非侯与伯。

甲第金张家,乙观王谢宅。

旌节出广衢,百步人辟易。

威权自其口,气焰何烜赫。

安知公餗倾,反掌遂狼藉。

鲁连彼何人,肆志宁自适。

(0)

杂诗十首·其七

凤皇无竹实,无以充朝饥。

麒麟遇畋夫,乃比麇与麋。

君子负道德,不遇将奚为。

所以鲁中叟,终身竟栖栖。

(0)

游览杂赋·其二

别后不见山,比昔山如长。

林阴没鸟影,岩声答人响。

藓色青染足,药花大如掌。

蛇径已盘百,石扉始开两。

独笑睨层旻,古今一俯仰。

(0)

送张幼初之京

振衣鸣玉上青霄,银汉清秋转斗杓。

北阙飞龙天杳杳,南云归雁路迢迢。

朝登华岳风生腋,夜饮滦河月入瓢。

水竹清虚好真馆,刘安有赋为相招。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