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传来泪暗吞,越王台畔共攀辕。
哀音已废莪蒿读,直道还明薏苡冤。
自昔棠圻贻惠泽,于今黍谷转春温。
他年德政碑重纪,白叟黄童尽感恩。
噩耗传来泪暗吞,越王台畔共攀辕。
哀音已废莪蒿读,直道还明薏苡冤。
自昔棠圻贻惠泽,于今黍谷转春温。
他年德政碑重纪,白叟黄童尽感恩。
这首诗以庄明府的政绩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感激之情。首句“噩耗传来泪暗吞”,描绘了人们在得知庄明府去世后悲痛欲绝的情景,通过“泪暗吞”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接着,“越王台畔共攀辕”一句,将庄明府与古代越王勾践的名胜地联系起来,暗示了庄明府受到的尊敬和怀念如同古代英雄一般。
“哀音已废莪蒿读,直道还明薏苡冤”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庄明府公正无私、明辨是非的赞扬。莪蒿和薏苡是古代的两种植物,此处借指冤屈之事,庄明府通过自己的正直行为,澄清了这些冤屈,恢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自昔棠圻贻惠泽,于今黍谷转春温”则赞美了庄明府的德政惠及百姓,如同春天的温暖,让大地生机勃勃。棠圻和黍谷都是古代的地域名,这里泛指庄明府施政所及之处,强调了他的政绩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最后,“他年德政碑重纪,白叟黄童尽感恩”展望未来,期待庄明府的德政能够被后人铭记,无论老人还是孩童,都对他充满感激之情。这不仅是对庄明府个人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其政绩长远影响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庄明府去世后人们哀悼之情的描绘,以及对其政绩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官员高尚人格和卓越政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我家住在卫泉尾,乘兴来访卫水源。
辉县城北六七里,十亩一沼如瓶盆。
其土肥厚水清泚,中有百窦穿石根。
大珠小珠盘涡走,黏天拔地流奔浑。
直向东北入海去,远从碣石通析津。
撰杖到此夏五月,祖龙不动炎云屯。
振衣千仞清晖阁,纳凉河朔倾洼樽。
苍松古槐立斜岸,秃柳丛竹排当门。
须臾天漏大雨注,空濛澒洞山无痕。
四面风来葛衣冷,檐前蝙蝠飞黄昏。
鹿角关连读书宅,此水亦到山?村。
今日徙倚山水窟,新诗美酒安足论。
更下太行问济渎,还探黄河穷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