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沧波带白沙,渔舟风起钓丝斜。
沧边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万里沧波带白沙,渔舟风起钓丝斜。
沧边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这首《秋江晚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江景图。诗人以“万里沧波带白沙”开篇,用“万里”二字展现出江面的辽阔无垠,而“沧波”则勾勒出江水深邃、苍茫的景象,与“白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动的画面感。
接着,“渔舟风起钓丝斜”一句,将画面聚焦于江面上的一叶扁舟,渔人正悠然垂钓,微风吹动着钓丝,呈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渔民的生活场景,也通过“风起”和“钓丝斜”的动态描写,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沧边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最后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江边,描绘了一片秋色中的芦花和蓼花。芦花与蓼花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它们的颜色和形态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秋日画卷。这里的“无人管”并非指无人观赏或管理,而是强调了大自然的广阔与自由,以及秋色的自然之美不受人为干预的特质。
整体而言,《秋江晚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江边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共存,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蛰雷初动连月阴,临安客舍春草深。
披衣起踞木榻坐,竟日倒掩柴门吟。
谁能载酒问奇字,敢拟乘兴来山阴。
诸君扣门忽剥啄,何异空谷跫然音。
嗟予托交旧不薄,异县相看客怀恶。
羁离虽幸一身存,问答不知双泪落。
世间几度卜非熊,兵后何人怜屈蠖。
耕锄有梦空涉春,奖勉多君尚如昨。
穷檐寂落风雨俱,君来复别将焉如。
龙飞九五万物睹,紫泥屡下徵贤书。
三千礼乐须制作,奋衣径谒承明庐。
人生穷达那自知,君能论列须及时。
汉室仍传贾董出,虞廷再睹夔龙趋。
书成志得未白首,锦袍相辉印悬肘。
此时题字倘相投,我也沧浪一渔叟。
《赠别乡友陈继善王宗儒及表兄王友谅同赴京议礼》【明·戴奎】蛰雷初动连月阴,临安客舍春草深。披衣起踞木榻坐,竟日倒掩柴门吟。谁能载酒问奇字,敢拟乘兴来山阴。诸君扣门忽剥啄,何异空谷跫然音。嗟予托交旧不薄,异县相看客怀恶。羁离虽幸一身存,问答不知双泪落。世间几度卜非熊,兵后何人怜屈蠖。耕锄有梦空涉春,奖勉多君尚如昨。穷檐寂落风雨俱,君来复别将焉如。龙飞九五万物睹,紫泥屡下徵贤书。三千礼乐须制作,奋衣径谒承明庐。人生穷达那自知,君能论列须及时。汉室仍传贾董出,虞廷再睹夔龙趋。书成志得未白首,锦袍相辉印悬肘。此时题字倘相投,我也沧浪一渔叟。
https://shici.929r.com/shici/FNDgG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