谀巧日以工,直谠道不存。
圣明忠易效,曷不顾国恩。
之子奋百里,高步登掖垣。
职思在献纳,天关手欲扪。
登祀谅非古,违众进苦言。
艰哉松山役,慷慨声不吞。
碌碌彼徒尔,遇合乌足论。
谀巧日以工,直谠道不存。
圣明忠易效,曷不顾国恩。
之子奋百里,高步登掖垣。
职思在献纳,天关手欲扪。
登祀谅非古,违众进苦言。
艰哉松山役,慷慨声不吞。
碌碌彼徒尔,遇合乌足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对忠诚直言者的赞赏。首句"谀巧日以工,直谠道不存"揭示了阿谀奉承之风日益盛行,而正直言论却难以留存的社会现实。接着,诗人赞扬任君能在圣明时代以忠诚效力国家,表达了对其积极报效的肯定。
"之子奋百里,高步登掖垣"描绘了任君从基层脱颖而出,进入朝廷高层的情景,暗示其才能出众。"职思在献纳,天关手欲扪"进一步强调了任君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他渴望为国家建言献策,甚至有触摸天子决策权力的雄心。
然而,诗人也指出"登祀谅非古,违众进苦言",意思是现在的朝堂之上,直言进谏并非常态,任君的直言可能不合群,但他仍然坚持发声。"艰哉松山役,慷慨声不吞"表达了任君在艰难的任务中仍能表现出慷慨激昂,不畏艰难。
最后,诗人对那些仅凭机遇升迁的人表示轻蔑,认为他们的成就不足以与任君的忠诚和勇气相提并论。整首诗通过对比,赞扬了任君的高尚品质和敢于直言的精神。
莲为君子花,竹有君子操。
深衣古君子,清以仙自号。
徘徊莲竹间,似觉皆所好。
水边立良久,林外复高蹈。
翩然侧翅舞,意喜佳客到。
客家江南村,幽处著吟帽。
有莲环钓石,有竹近茶灶。
胎仙夜生子,并入平安报。
朅来踏京尘,久矣不闻耗。
今晨三君子,一见慰怀抱。
主人勿却客,借此日笑傲。
玉壶潇洒澄风露,一派银河卷轻素。
九秋此夜恰平分,冰轮碾上青霄路。
绕枝散乱惊飞鹊,捣药分明见灵兔。
荻花冷浸一汀水,桂子香飘半天雾。
江山如画洗尘目,风景入诗多秀句。
乘风缓放牛渚舟,仰空长歌赤壁赋。
狂来举楫直欲舞,兴到行杯不知数。
此江流水自千古,此月照人知几度。
一年好处在今宵,不到天明莫归去。
燕子楼中一搦春,十年红袖消香尘。
尚书墓上白杨拱,晓灯犹伴孤眠人。
楚楼佳丽清梅似,识得词中秦学士。
玉盂一笑古藤阴,便学断肠河满子。
燕楼寂寞楚楼空,郑家云英千古同。
崔徽心事照秋月,玉京旧恨啼春风。
人生交态分贵贱,况是死生情分变。
域蔹未绿拜无人,千里素车那复见。
知义如今到此流,冠猴襟马皆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