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独孤穆冥会诗·其二穆荅县主》
《与独孤穆冥会诗·其二穆荅县主》全文
唐 / 临淄县主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皇天昔降祸,隋室若缀旒。

患难在双阙,干戈连九州。

出门皆凶竖,所向多逆谋。

白日忽然暮,颓波不可收。

望夷既结衅,宗社亦贻羞。

温室兵始合,宫闱血已流。

悯哉吹箫子,悲啼下凤楼。

霜刃徒见逼,玉笄不可求。

罗襦遗侍者,粉黛成仇雠。

邦国已沦覆,馀生誓不留。

英英将军祖,独以社稷忧。

丹血溅黼扆,丰肌染戈矛。

今来见禾黍,尽日悲宗周。

玉树已寂寞,泉台千万秋。

感兹一顾重,愿以死节酬。

幽显傥不昧,终焉契绸缪。

(0)
翻译
上天昔日降灾祸,隋朝皇室如断线珠串。
国家灾难直指宫廷双阙,战乱烽火蔓延至九州大地。
出门皆是奸恶小人,所到之处多是叛逆阴谋。
光明的白日忽然转暗,颓败的局势无法挽回。
望夷宫中已结下仇怨,国家社稷也因此蒙羞。
温室中军队刚开始集结,宫闱之内鲜血已流淌。
可怜那吹箫的皇子,悲伤地从凤楼哭下。
锋利的刀刃徒然相逼,纯洁的玉笄无处可寻。
精致的丝衣留给侍者,往日的妆粉成了仇敌。
国家已经沦陷倾覆,余生发誓不再苟活。
英勇的将军祖先,独自为国家安危忧虑。
鲜红的血液溅在礼服上,丰满的身体被兵器所伤。
如今见到遍地禾黍,整天为宗周的覆灭而悲叹。
曾经的玉树已寂静无声,陵墓之下已历千万秋。
感念这深情的一瞥,愿意以死节来报答。
无论是在阴间还是阳世,终将紧密相连不离分。
注释
皇天:上天,古人认为主宰一切的天意。
昔:过去,从前。
降祸:带来灾难。
隋室:隋朝皇室。
若缀旒:像断了线的珠串,形容政权即将崩溃。
双阙:皇宫的左右门楼,代指宫廷。
干戈:战争,武力冲突。
九州:古代中国的代称,此指全中国。
凶竖:邪恶的小人。
逆谋:叛逆的阴谋。
白日忽然暮:比喻好景不长,局势急转直下。
颓波:衰败的趋势,无法阻挡。
望夷:地名,代指隋炀帝被杀之地。
结衅:结下仇恨。
宗社:宗庙和社稷,代指国家。
温室:宫中的温室,喻指皇族聚集的地方。
宫闱:皇宫内院。
悯哉:可怜啊。
吹箫子:可能指某一特定人物或象征性人物,此处指受难的皇族子弟。
霜刃:锋利的刀剑,比喻暴力威胁。
玉笄:女子用的玉质发簪,象征纯洁与高贵,此处可能指逃生或自救的希望。
罗襦:丝绸短衣,此处指遗留之物。
粉黛:化妆品,代指女性,这里指侍者和妃嫔因变故反目。
邦国:国家。
沦覆:沦陷,灭亡。
英英:杰出的,英勇的。
将军祖:可能是对某位先祖的尊称,代表忠诚与勇敢。
丹血:鲜红的血,象征忠烈。
黼扆:帝王的礼服和宝座,代指朝廷。
禾黍:荒废之地长出的作物,象征国家破败后的景象。
宗周:周朝的宗庙,泛指前朝。
玉树:美好的事物,这里比喻过去的辉煌。
泉台:墓地,阴间。
幽显:阴阳两界,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
傥不昧:如果不忘怀,即不忘记。
终焉:最终,最后。
契绸缪:紧密相连,形容深厚的情感或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国破家亡、社稷崩溃的悲凉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哀婉,充满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苦难的愤慨。

"皇天昔降祸,隋室若缀旒。" 开篇便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指出天灾人祸相继而至,隋朝的覆灭如同悬挂着的幽灵,令人触目惊心。

"患难在双阙,干戈连九州。" 双阙指宫殿前两根高柱,这里象征着国家政权;患难指战乱与灾害,干戈则是战争的代名,九州代表整个国家。这两句描绘出一个遍布战火、民不聊生的景象。

"出门皆凶竖,所向多逆谋。白日忽然暮,颓波不可收。" 出门即遇到灾难与凶兆,所向之处充满了反抗和叛乱的计划;白昼变得如同夜幕降临,国家大事如同失控的洪流,无法挽回。

"望夷既结衅,宗社亦贻羞。温室兵始合,宫闱血已流。悯哉吹箫子,悲啼下凤楼。" 望夷指远方的敌对势力已经形成了威胁;宗社是指国家和祭坛,羞愧的是无法再维护它们的尊严;温室兵合意味着战争就在家门口;宫闱血流则直接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剧。

"霜刃徒见逼,玉笄不可求。罗襦遗侍者,粉黛成仇雠。邦国已沦覆,馀生誓不留。英英将军祖,独以社稷忧。" 霜刃指寒冷的刀锋,逼迫感十足;玉笄是古代妇女的装饰,这里表示无法寻得温柔的生活;罗襦遗侍者形象化了被战乱所摧毁的家庭与亲情;邦国沦覆意味着国家已经崩溃,馀生不留则表达了对现世无望的绝望。

"丹血溅黼扆,丰肌染戈矛。今来见禾黍,尽日悲宗周。玉树已寂寞,泉台千万秋。感兹一顾重,愿以死节酬。幽显傥不昧,终焉契绸缪。" 丹血溅黼扆描写了战场上的鲜血和死亡;丰肌染戈矛则是对生命被战争毁灭的强烈感受;今来见禾黍,尽日悲宗周表达了对古代礼乐文化(宗周)已经消逝的深切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等多个层面的反思,展示了一种深沉而悲壮的情感和坚定的节操。

作者介绍

临淄县主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蔡州三首·其二

狂霖出群山,夜半击堤口。

水横溢陵阿,馀波犹怒吼。

东村五百户,一塌如摧朽。

硉兀声如雷,牛马不及走。

壮者上枝柯,幼子浮罂缶。

惊逐吞天澜,儿犹闯其母。

旁人避形迹,睨视谁敢救。

冻馁何足言,馀生岂能久。

人云淮西水,如此昔未有。

我生真厄穷,出与此灾偶。

晨兴得枯槎,泛若上牛斗。

独济恐难安,人危敢援手。

(0)

答毅父

朝趁朔风出,暮乘残月归。

尘埃变发毛,岂不损裘衣。

忆昔年少日,未知愿轻肥。

登高作越吟,所喜独翠微。

至今清兴在,梦与南云飞。

奈何寸景间,扰扰随鞍鞿。

已营三亩田,临流架柴扉。

惠而好我者,傥许相因依。

种玉虽未熟,清泉犹禦饥。

(0)

尉氏道中

江县花已繁,天畿草初茁。

春风动地来,万鼓相应发。

长郊不敢进,环坐借藁秸。前村应稍近,时有驼鸣?。

(0)

汴河

䃕渠斜与昆河接,河远渠悭几可涉。

狂霖一涨高十寻,迅泻东来比三峡。

崩腾下与淮泗会,清泚亦容伊雒杂。

横空九阙真垂虹,怒捲千艘如败叶。

祇堪平地看汹涌,何事乘危理舟楫。

共夫鹅鹳行天上,遥与谷中相应答。

但忧心手一乖迕,巨舶高樯两摧折。

而余进退久安命,揭厉以望初不慑。

妻孥亦已惯江湖,笑语犹如泛山陕。

鸣弓击柝惊夜盗,掘茹捞虾佐晨馌。

时登绝径步榆柳,或面荒陂看凫鸭。

我生东南趣向野,挥弄清溪看苕霅。

枕流漱石真所便,履浊凌险终未惬。

觚棱渐喜金阙近,釜甑何忧米盐乏。

浑如海客泛枯槎,缭绕明河望阊阖。

(0)

思南岳呈运判承议

曾逐篮舆访懒残,楼台萦转在峰峦。

银灯夜向猊床拜,别殿晨披贝叶看。

选胜危梯经巀嵲,登高馀思凭栏干。

归来认是游仙梦,过尽春风料峭寒。

(0)

蕲春听琵琶五首·其四

百转干萦住复移,浑如啄木在高枝。

春郊极目快晴后,峭绝一声飞去时。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