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九》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九》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我亦从来彻骨贫,谁知遍界不藏身。

住山鈯斧劳收取,不是青源众兽麟。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世态的深刻洞察。首句“我亦从来彻骨贫”,诗人以“彻骨贫”自喻,不仅指物质上的贫穷,更深层地表达了内心的空虚与孤独,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接着,“谁知遍界不藏身”一句,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广泛认知和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深思。这里的“遍界”不仅指空间上的广阔,更是时间与心灵世界的无限延伸,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如此浩瀚的世界中,也难以找到真正能藏身之处,暗示了人类存在的普遍困惑与孤独感。

“住山鈯斧劳收取”,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实践,通过“鈯斧”这一工具,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与创造的过程。然而,“劳收取”却暗含了一种无奈与疲惫,或许是在表达即使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与和谐,也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与内心的挣扎。

最后一句“不是青源众兽麟”,则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将自己与青源(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或理想之地)的众兽麟进行了对比。这里的“不是”二字,既是对前文描述的一种否定,也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确认,诗人似乎在说,自己并非那些追逐名利、迷失于世俗的兽麟,而是保持着独立思考与精神自由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与自省,探讨了人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态中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七十五

忧乐传诗句;升沈付酒杯。

(0)

课儿联·其六

顽石犹听讲;贪泉以表心。

(0)

平金川铙歌.十章·其一

王会车书万国通,轩弧舜戚本同功。

从知地辅天衢外,只在尧封禹甸中。

(0)

奴子于市桥买得铜蟾蜍一枚,雪村见而爱之,遂以辍赠,旋以诗报,次韵戏和

嫦娥窃灵药,变幻登上界。

蠢尔物虽微,能放光明大。

何人肖尔形,范铜成古怪。

误落尘埃中,百钱偿贱卖。

置之耳目玩,跳跃颇为快。

借作水中丞,砚滴其流派。

尔寿几千年,服食将有赖。

尔身可能保,长生永不坏?

怒目为谁嗔,文身却似癞。

胡子雅好古,嗜痂痴颇带。

与世殊珍尚,鉴赏及图画。

爱石爱奇丑,每下元章拜。

好龙鳞爪余,相马骊黄外。

但夸一足夔,所见母乃隘。

(0)

壶园春夜,大雨达旦,雪村所寓屋漏,起坐迁避,作诗自遣。依韵和之

我辈蓬蒿人,荜门而圭窦。

假馆得华厦,方幸资庇覆。

岂知风雨妒,中宵屋痕漏。

念子鄱阳来,波涛免颠踣。

却怪蜗居安,翻疑蛮触斗。

移床为救书,青毡任湿透。

竟夕坐沮洳,独歌还自奏。

春郊润草木,幽花偏寒瘦。

社燕方营巢,衔泥及晴候。

(0)

东湖九桥,自来游人未及题咏,子良太守作诗表而出之,又为江城添一名迹也。次韵奉和·其二

疏柳沿堤夕照边,绿波倒影俯连蜷。

胸中乍吐如虹气,化作南州九点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