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钱塘时,潮头搅海雷怒飞。
更遭风日薄于纸,海山数点青依依。
烂银斜侵云鬓脚,生绡直下鲛人机。
玉龙宛转一千丈,卧噀残雪吹人衣。
天关击鼓地轴折,想见水府惊颠隮。
红幡绿盖弄潮者,出没散乱同凫鹥。
操舟之子誇第一,倏忽东涌还沉西。
万人揶揄等儿戏,我说性命如汤鸡。
似闻潮生到彭蠡,伹辊暗浪中黄泥。
不知珠宫贝阙何世乃居此,亦有霓旌素节日夜朝京师。
又疑春秋战罢两蜗角,冻血不洗锋差差。
至今官渡卖牌者,莫雨不管吴侬悲。
八月十八钱塘时,潮头搅海雷怒飞。
更遭风日薄于纸,海山数点青依依。
烂银斜侵云鬓脚,生绡直下鲛人机。
玉龙宛转一千丈,卧噀残雪吹人衣。
天关击鼓地轴折,想见水府惊颠隮。
红幡绿盖弄潮者,出没散乱同凫鹥。
操舟之子誇第一,倏忽东涌还沉西。
万人揶揄等儿戏,我说性命如汤鸡。
似闻潮生到彭蠡,伹辊暗浪中黄泥。
不知珠宫贝阙何世乃居此,亦有霓旌素节日夜朝京师。
又疑春秋战罢两蜗角,冻血不洗锋差差。
至今官渡卖牌者,莫雨不管吴侬悲。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观潮行》,描绘了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潮水犹如雷怒飞腾,海山在潮水中若隐若现,潮头泛起的白浪如同银色斜照,仿佛鲛人的织机上垂下的生绡。他运用“玉龙宛转”和“卧噀残雪”的比喻,形象地刻画了潮水翻滚千丈的气势,以及潮水带来的湿冷感觉。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了天关击鼓、地轴震动的神话场景,暗示潮水的力量足以震撼天地。观潮的人们在潮水中嬉戏,如同水鸟般散乱,而船夫自夸技艺高超,却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诗人感慨人生如汤鸡,暗示面对大自然的威力,人类显得微不足道。
他还想象潮水源自彭蠡湖,暗含着历史的沧桑,以及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追溯。最后,诗人联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及官渡之战的典故,借潮水寓言历史的兴衰和人们的命运无常。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观潮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生命、历史和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