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堕清陂,陂月临静路。
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
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
山泉堕清陂,陂月临静路。
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
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野夜景,诗人在月光下独自欣赏着自然之美。开头两句“山泉堕清陂,険月临静路”通过对山间泉水和明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宁静的氛围。"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好景致的珍惜之情,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的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埭口哆険阴,要予水西去”则描绘出小溪汇流成河,向着远方延伸的情景。"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中的“呼僮”通常解作招呼随从,而这里可能是诗人在呼唤自然之声,“拥草垡”则形象地表达了溪水绕过草丛的景象,最后一句则强调了水流的方向。
整首诗通过对山泉、月光和溪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徜徉于自然之中的情怀,以及他对这宁静夜景的深切感受。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以其特有的豪放风格,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北风吹春草,阳乌日已至。
天时岂云爽,人事胡乃异。
三月方皇皇,衣冠道如坠。
栋挠榱桷折,木颠桢干悴。
大者怀端忧,燋头求室燬。
小者嗟行役,泥涂跋其尾。
长平与新安,露胔如栉比。
赋分本尔殊,适与天时值。
哲人处明夷,致命以遂志。
但令守吾贞,死生浩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