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诚自白,不如雪光妍。
工随物动气,能逐势方圆。
无妨玉颜媚,不夺素缯鲜。
投心障苦节,隐迹避荣年。
兰焚石既断,何用恃芳坚。
白圭诚自白,不如雪光妍。
工随物动气,能逐势方圆。
无妨玉颜媚,不夺素缯鲜。
投心障苦节,隐迹避荣年。
兰焚石既断,何用恃芳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照的《咏白雪》,通过对白雪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关于修身养性、保持节操的思想。全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高远。
“白圭诚自白,不如雪光妍。”开篇即以“白圭”比喻自己的纯洁无瑕,但连这无法与雪花的皑皑之美相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养的追求和谦逊态度。
“工随物动气,能逐势方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物,认识到万物皆应时而动,变化无常,这也启示了人应该顺应时势,以柔克刚,适时而变。
“无妨玉颜媚,不夺素缯鲜。”此句强调的是即便是美好的东西,也不必然要去追求和占有。诗人的心态是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
“投心障苦节,隐迹避荣年。”诗人表达了愿意将自己的心志投入到艰苦的修行之中,以此来磨练自己的品格,同时也希望在功成名就时能够隐姓埋名,避免世俗的荣耀。
“兰焚石既断,何用恃芳坚。”最后两句诗则借物喻人,指出即使是美丽如兰花,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更不必自恃其坚持不懈。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白雪和自然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的高洁情操以及深邃的人生哲理,是一篇融合了道家清净思想与儒家修身之学的佳作。
美人遥隔潇湘渚,一望琅玕翠如许。
欲往从之路阻长,两岸冥冥足烟雨。
雨馀满林秋气清,绿烟常向沧江横。
日高不辨鹧鸪影,风细时闻鸾凤声。
万竿玉立何潇洒,谁把霜毫为君写。
远水平吞青草湖,寒云迥接苍梧野。
老仙公退居南宫,爱此湘皋冰雪丛。
莫嫌岁晚镇相对,为与此君标格同。
哲人达时命,未遇亦安贫。
我怀沮溺俦,宁惮四体勤。
躬耕有莘叟,道可觉斯人。
三聘苟弗至,天下何由新。
君子有其具,无往不欢欣。
向无古人志,岂望居要津。
我酿幸已熟,开樽召比邻。
同醉茅檐下,自比葛天民。
公莫舞,公竟舞,龙泉三尺虹光吐。
鸿门宴上杀气高,勇士相看势如虎。
赤帝龙颜不可伤,何用屑屑扬双珰。
英雄独学万人敌,岂知历数归真王。
筵前舞罢将军醉,玉斗声中霸图碎。
不须约誓界鸿沟,江东父老难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