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天下士,气凌七国雄。
能令一箭书,坐收聊城功。
秦军苟不却,高名亦成空。
当时受黄金,遂与常人同。
所以有志士,千古钦遗风。
鲁连天下士,气凌七国雄。
能令一箭书,坐收聊城功。
秦军苟不却,高名亦成空。
当时受黄金,遂与常人同。
所以有志士,千古钦遗风。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所作的《读史(其三)》,主要赞扬了鲁仲连这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诗中提到鲁仲连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仅凭一封书信就促使燕国收复了聊城,显示出过人的胆识和策略。如果秦军没有退却,他的名声可能就会落空。然而,他拒绝接受秦国的黄金,选择保持清白,这使他超越了常人,成为后世志士敬仰的楷模。诗中通过对鲁仲连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忠诚节操的赞美。
潇潇残雨入深更,半洒疏窗半拂楹。
芳草池塘应有梦,落花庭院不胜情。
听疑野寺昏钟远,望忆江船夜火明。
明日晓晴须出郭,葛衣藜杖一时轻。
投君汉滨之玉佩,献君洛浦之明珰。
感君提携祝寿昌,舜日尧年乐未央。
为君楚舞纨袖扬,乍开乍合低复昂。
矫若白鹄云中翔,雕楹绮阁回素光。
竽瑟会节间笙簧,乐极悲来起徬徨。
共指皎日输肝肠,乌白马角誓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