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啮齿牙清,再啮心髓化。
只合深山中,大石长松下。
一啮齿牙清,再啮心髓化。
只合深山中,大石长松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雪十二首》中的第十首。诗中以“啮齿”和“心髓化”为意象,描绘了雪的寒冷与侵袭之感,形象生动。
“一啮齿牙清,再啮心髓化。” 开篇两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雪比作能“啮齿”的寒气,它不仅让牙齿感到清冷,更深入到内心深处,使得心髓都为之融化。这里通过“清”和“化”两个字,既表现了雪的寒冷,也暗示了其带来的深刻影响。
“只合深山中,大石长松下。” 最后两句,诗人想象着这样的场景应该只适合在深山之中,大石旁,长松下。这里不仅强调了雪的自然环境,也隐含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深山、大石、长松,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与前两句的寒冷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雪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杏园耆旧如晨星,白头相对眼故青。
奉常礼乐照东蜀,十年清名留汉廷。
蜀人减估天恩厚,高议清阴犹记否。
迩来闻道更蠲除,此段始终君一手。
归见岷峨无愧词,父老笑迎还叹咨。
贾生未可去宣室,屯膏一州谁谓宜。
魏阙江湖关出处,招头不用催鸣橹。
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鲁语。
岷江漱北渚,庐阜窥南窗。
名山复大川,超览兹楼双。
何必元规尘,自足豪他邦。
使君秫田熟,新凉篘酒缸。
落景澹碧瓦,长虹吐金釭。
客从三峡来,噩梦随奔泷。
小留听琵琶,船旗卷修杠。
请呼裂帛弦,为拊洮河腔。
曲终四凭栏,倦游心始降。
明发挂帆去,晓钟烟外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