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荷锄出,迤逦至东皋。
土旷力已疲,四野生蓬蒿。
俛首事耘耔,发短风萧骚。
引泉入畦径,为力胜桔槔。
百卉今具腓,灌滋宁惮劳。
日迟风惟和,众鸟相与嘈。
万物既有托,人生苦营忉。
蒋诩亦何人,千载声名高。
不用浮营累,所欢在浊醪。
偃息东轩下,琴书聊自陶。
晨兴荷锄出,迤逦至东皋。
土旷力已疲,四野生蓬蒿。
俛首事耘耔,发短风萧骚。
引泉入畦径,为力胜桔槔。
百卉今具腓,灌滋宁惮劳。
日迟风惟和,众鸟相与嘈。
万物既有托,人生苦营忉。
蒋诩亦何人,千载声名高。
不用浮营累,所欢在浊醪。
偃息东轩下,琴书聊自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扛着锄头到东皋耕作的情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辛劳与宁静。诗中通过“土旷力已疲”、“发短风萧骚”等描述,生动地表现了农耕的艰辛。同时,“引泉入畦径”、“为力胜桔槔”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巧妙利用,以及对劳动的智慧。
接着,诗人转向对自然界的观察,通过“百卉今具腓,灌滋宁惮劳”表达了对万物生长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劳作的不辞辛苦。随着“日迟风惟和,众鸟相与嘈”,诗人的视角转向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蒋诩亦何人,千载声名高。不用浮营累,所欢在浊醪。”通过对比历史上的隐士蒋诩,诗人强调了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整首诗在展现农耕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之余,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天然省悟,此一遇转增,清凉尤憬。
定里铅汞结就,都缘壬逢丙。
元初面目成琼颈。
返照长生安静。
速令归去,前程已许,久通坚永。
好景。
光传焕炳。
见空外万门道,银霞齐整。
渐渐近来,相接相迎,须臾顷。
蓬莱路阐神仙境。
有个金童邀请。
谨持玉诏,亲教害风受领。
烛影摇红,暗垂珠泪如言语。
无情本不起斯因,转使余频悟。
劝汝何须忧虑。
已当日、终南遭遇。
拂开眸目,剔正心神,东临琼路。
。
占真闲,水云游历成霞步。
天涯海畔是前期,此处堪停住。
等候明明师父。
阐玄纱、长生门户。
彩霞光里,现出蓬莱,相随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