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寄许浑先辈》
《春日寄许浑先辈》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

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

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

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húnxiānbèi
táng /

běiyànchūxiāngnánchūnyòuguī

shuǐliúcānghǎiréndàobáitóu

sāijìnchù
chóudāngluòhuī

zhōngjiēyuānxiāohàngònggāofēi

注释
蓟北:指北方地区。
雁:大雁。
初去:刚刚离去。
湘南:湘江以南。
春又归:春天归来。
水流:江水流动。
沧海:大海。
急:湍急。
人到:人们到了。
白头稀:白发稀疏。
塞路:边塞道路。
尽何处:消失在何处。
我愁:我的忧愁。
落晖:落日余晖。
接:相聚。
鸳鹭:鸳鸯和鹭鸟。
霄汉:天空。
共高飞:一同翱翔。
翻译
北方的大雁刚刚离去,湘江以南的春天又回来了。
江水如同沧海般湍急,而人们却已白发苍苍,稀少如斯。
边塞的道路消失在何方,我的忧愁伴随落日余晖。
最终我将与鸳鸯、鹭鸟相聚,一同翱翔于广阔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春日图景,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昼夜的感情。开篇"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两句,不仅勾勒出时序更迭、季节轮回的自然景象,而且通过大雁的南飞与春光的再临,隐喻了人生的离合和世事的无常。

紧接着"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两句,则转向深沉的人生感慨。沧海之水象征着时间的迅速流逝,而"人到白头稀"则直接点出了时光荏苒、人事变迁的悲凉。

中间"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长久离别和孤独旅途的心境。这里的"塞路"暗示边疆的寂寞,而"我愁当落晖"则是诗人心中无尽的忧思随着日暮的帷幕缓缓降临。

最后,"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超脱现世的愿景。通过鸳鹭等鸟类的翱翔,与宇宙间的霄汉相通,寄寓着诗人想要超越尘世束缚、与自然合一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集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闻李十一出牧澧州崔二十二出牧果州因寄绝句

平生相见即眉开,静念无如李与崔。

各是天涯为刺史,缘何不觅九江来。

(0)

闲吟

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

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0)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其一

刘纲与妇共升仙,弄玉随夫亦上天。

何似沙哥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

(0)

听歌六绝句.离别难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

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

(0)

送夏侯审赴宁国

青圻连白浪,晓日渡南津。

山叠陵阳树,舟多建业人。

烟霞高占寺,枫竹暗停神。

如接玄晖集,江丞独见亲。

(0)

送史申之峡州

峡口巴江外,无风浪亦翻。

蒹葭新有雁,云雨不离猿。

行客思乡远,愁人赖酒昏。

檀郎好联句,共滞谢家门。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