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须江暮春杂题三首·其二》
《须江暮春杂题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须江旧事与谁论,万古悠悠入夕曛。

楚子名今推伍伯,阿瞒功独盖三分。

空埋冶父山边骨,已散濡须坞口军。

欲为英雄吊遗迹,笔头无古战场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须江暮春杂题三首(其二)》。诗中以须江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遗迹,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英雄事迹的追忆。

首句“须江旧事与谁论”,开篇即点明主题,将读者引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历史场景之中。须江,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承载着无数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诗人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既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发问:在如此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讲述那些往事呢?

接着,“万古悠悠入夕曛”一句,通过时间的无限延伸和夕阳的渐行渐远,营造出一种深邃而苍凉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事迹的隐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故事逐渐被遗忘,只有在夕阳的余晖下,它们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在向后来者诉说着自己的辉煌与悲壮。

“楚子名今推伍伯,阿瞒功独盖三分”两句,直接引用历史人物的名字,将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这里提到的“楚子”可能是指楚国的君主,而“伍伯”则是指伍子胥,他是楚国的著名将领,在历史上的名声显赫。同时,“阿瞒”指的是曹操,他在中国历史上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著称,其功绩在当时无人能及。这两句话对比鲜明,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誉,也暗含了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感慨。

“空埋冶父山边骨,已散濡须坞口军”则将视角转向历史的另一面——战争与牺牲。冶父山和濡须坞口,都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地点。诗句中的“空埋骨”和“已散军”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英雄们最终归于尘土的命运。这种对生命短暂和战争残酷的反思,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欲为英雄吊遗迹,笔头无古战场文”表达了诗人想要记录和纪念这些英雄及其事迹的愿望,但又感叹于自己无法写出能够完全传达历史情感和英雄精神的文字。这种无奈和遗憾,正是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和对英雄精神的敬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的颂歌,也是一次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华亭百咏·其四十七震桥

瓦木明丹垩,初期镇此方。

石梁今欲圮,尤益富蛮商。

(0)

代同舍上郎中·其四

父子同时践禁涂,一门荣耀世间无。

愿凭曹霸丹青笔,绘入衣冠盛事图。

(0)

贺杨司户庭玉

阳关酒尽不成声,杨柳烟中一棹轻。

日暮碧云烟水阔,梅花难寄此时情。

(0)

挽清湘令董介轩

偏得人间谤与名,盖棺方定伯夷清。

五经笥满风云壮,百尺楼高星斗横。

明月照庭香不断,狂飙吹雪意如生。

河汾回首成今古,礼乐犹将致太平。

(0)

次周尚书八首·其六

后山着意送荆州,相伴儿童饯细侯。

风月夜深独先觉,乾坤秋老不同流。

江闽凯悌地联脉,关陕规恢天尽头。

闻说齐■妇唾手,世如用孔作东周。

(0)

用韵自述

菊花开处即重阳,月桂中秋夜夜香。

紫绶象环如鲁叟,纶巾羽扇亦周郎。

不忧鸿雁稻粱少,但恐鹤猿松菊荒。

宰相山中书几考,清风明月老平章。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