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如有失,曾未识南园。
几见閒花落,频将好梦原。
时贤多厚禄,君子尚衡门。
诗卷逢僧寄,长吟落照村。
我心如有失,曾未识南园。
几见閒花落,频将好梦原。
时贤多厚禄,君子尚衡门。
诗卷逢僧寄,长吟落照村。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永颐所作的《寄周宗圣》,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我心如有失”,以个人心境的失落为引,暗示了诗人可能在繁忙或忧虑中未能领略南园的美景。接下来的“曾未识南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未曾亲身体验的遗憾。
“几见閒花落”描绘了诗人对日常生活中自然景象的观察,闲花飘落的场景触发了他的思绪,也暗寓时光流逝。诗人将自己的梦境与现实中的花落相提并论,表达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频将好梦原”则流露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时贤多厚禄,君子尚衡门”两句,诗人借时贤与君子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推崇君子清贫自守的生活方式。最后,“诗卷逢僧寄,长吟落照村”以寄诗的方式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同时通过“长吟落照村”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诗意的乡村生活,给人以温馨而深沉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个人品格的坚守。
秋空泬寥秋影阔,鱼尾霞收云一抹。
千崖有霭风落山,万壑无声水归末。
杈枒老木挐虬龙,椮槭平林叫鸧鸹。
不闻金籁似竽鸣,但见翠微如黛泼。
窣堵僧睇迥不昏,略约樵行危易怛。
一弯赤烧枫人明,万㽦黄云稻孙割。
寻穴玄驹迷东西,卜树乌鸦相叫聒。
词客频将枝痒搔,画工欲把天机夺。
老倦扪萝与攀葛,倚阑独把吟髭捋。
遥岑寸碧天杵倚,远目双明海月掇。
开樽披图兴不浅,乌丝栏界玄霜沫。
为君走笔赋新诗,却笑萧郎击铜钵。
鲍君藏书十万轴,气压石渠吞天禄。
缥囊缃帙尽古今,竹简蝌蚪惊触目。
昔从惠子见多方,后闻张华载满毂。
唐时世南行秘书,岂独李邕号书簏。
今于君家尽见之,插架堆床动成束。
我梦化作太乙精,手燃青藜访君屋。
纬象玄文发隐奇,夜半风雨众灵哭。
尝闻聚书后必兴,况是鲁斋旧儒族。
六经行天日月明,文章末学厌纷逐。
凤衰麟死三千春,主持吾道宁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