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渴良马,仆夫念驽骀。
行迟追易及,力少牵易来。
时闻千里足,百箭攒其怀。
主人虽欲买,众口大悠哉。
主人渴良马,仆夫念驽骀。
行迟追易及,力少牵易来。
时闻千里足,百箭攒其怀。
主人虽欲买,众口大悠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主人对良马的渴望与仆人对于劣马的牵挂相结合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强调了优劣之分,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上对好马的普遍追求和难以获得的现实。
"主人渴良马,仆夫念驽骀"两句直接点明主题,一方面是主人的向往,另一方面是仆人的牵挂。这里的“渴”字用得恰到好处,表达了主人对良马的迫切需求,而“念”字则表现出仆人对于劣马的不舍。
"行迟追易及,力少牵易来"这两句描写了劣马行走缓慢,仆人的力量不足以驱使它快速前进,从而衬托出了良马的珍贵。
"时闻千里足,百箭攒其怀"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好马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千里足”是对速度的极致赞美,而“百箭攒其怀”则形容人们对于好马的迫切需求。
最后两句"主人虽欲买,众口大悠哉"道出了即使主人有意购买,但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这份渴望又显得如此遥远和困难。这里的“悠哉”给人以深刻的感慨,也暗示了社会对于稀缺资源的竞争与矛盾。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对马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悟。
仲秋八月离平凉,陇月光寒泾水黄。
弱妻抱子乘瘦马,服玩附行犹一囊。
鄠郊蓝水不敢住,东南深杳崔嵬藏。
洛南十月戎马嘶,市人散走如惊獐。
携妻抱子窜山谷,仓卒不暇持资粮。
山高树密积叶滑,侧足数步颠且僵。
倒身枕臂天欲晓,头上肃肃飞严霜。
劳筋苦骨数百里,今日得升君子堂。
一囊服玩不复顾,数册猥藁情难忘。
君能贷我一茅屋,忍饥默待时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