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曲霏江碧浏浏,稚女湔裙试攕手。
单衣病客晨未梳,眼眷遥山忆杨柳。
柳宜疏鬓山宜眉,燕来问梦莺不知。
去日妆台人影绿,东风可怜杜鹃哭。
竹梢露紧魂气香,梦约凄烟秋骨凉。
纸钱迥野吹巫角,云影平川漂夕阳。
湘君玉琴黄土弃,天外阴萝怨脩睇。
春膏万顷无枯地,一寸情苗独憔悴。
斯人憔悴负行乐,怕诣芳洲搴杜若。
杜若不搴情奈何,引丝下上胡蝶多。
年华小杏愁凄雨,身世夭桃伤逝波。
画曲霏江碧浏浏,稚女湔裙试攕手。
单衣病客晨未梳,眼眷遥山忆杨柳。
柳宜疏鬓山宜眉,燕来问梦莺不知。
去日妆台人影绿,东风可怜杜鹃哭。
竹梢露紧魂气香,梦约凄烟秋骨凉。
纸钱迥野吹巫角,云影平川漂夕阳。
湘君玉琴黄土弃,天外阴萝怨脩睇。
春膏万顷无枯地,一寸情苗独憔悴。
斯人憔悴负行乐,怕诣芳洲搴杜若。
杜若不搴情奈何,引丝下上胡蝶多。
年华小杏愁凄雨,身世夭桃伤逝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美的画卷。开篇“画曲霏江碧浏浏”,以碧绿的江水和轻柔的曲调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稚女湔裙试攕手”描绘了少女在江边洗裙子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纯净。
“单衣病客晨未梳,眼眷遥山忆杨柳”则通过病客对远方山峦和杨柳的眷恋,表达了对远方或逝去事物的怀念之情。接下来的“柳宜疏鬓山宜眉”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形象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燕来问梦莺不知”以燕子和黄莺的互动,暗示了对梦境的追寻与不可得,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随后的“去日妆台人影绿,东风可怜杜鹃哭”则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以及对杜鹃啼哭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竹梢露紧魂气香,梦约凄烟秋骨凉”描绘了竹林中露珠与秋风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幽静与凉意,进一步渲染了哀愁的氛围。最后,“纸钱迥野吹巫角,云影平川漂夕阳”以祭祀的场景和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对逝去生命的追思与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哀愁与美的交织,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花南砚北一卷石,二十余年共晨夕。
石从天上堕寒芒,人向堂前思手泽。
忆昔先子宰项城,闾阎疾苦按部行。
群星灿烂月未明,眼前一星堕有声。
风吹荡漾拖金带,顷刻光摇薄萧艾。
呼来舆隶亟挥锄,崚嶒著手供爬梳。
移归草堂结三友,霜雪皑皑都不受。
苔衣摆脱离垢天,春去秋来同好丑。
此星此石居人寰,侧身茅屋傲松顽。
风雨不动安如山,商彝周鼎纷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