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桥阴。有三花两蕊,巾帻记曾簪。
烟雨黄肥,池亭绿净,芳事无奈消沈。
素商换、凉飔乍入,又树底、催老旧啼禽。
长老花光,故人何逊,乘兴谁临。
何意一枝春到,正疏桐影里,叶落惊心。
苍苔犹斑,丹霞独艳,幽径还耐追寻。
信仙梦、罗浮早觉,算今宵、应是价千金。
恍若倾城路逢,一顾情深。
野桥阴。有三花两蕊,巾帻记曾簪。
烟雨黄肥,池亭绿净,芳事无奈消沈。
素商换、凉飔乍入,又树底、催老旧啼禽。
长老花光,故人何逊,乘兴谁临。
何意一枝春到,正疏桐影里,叶落惊心。
苍苔犹斑,丹霞独艳,幽径还耐追寻。
信仙梦、罗浮早觉,算今宵、应是价千金。
恍若倾城路逢,一顾情深。
这首词描绘了道旁红梅在八月盛开的独特景象,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秋风中绽放的美丽与孤傲。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野桥阴”、“烟雨黄肥”、“素商换”、“苍苔犹斑”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有三花两蕊,巾帻记曾簪”,词人回忆起曾经佩戴梅花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烟雨黄肥,池亭绿净,芳事无奈消沈”,描绘了烟雨蒙蒙中的黄花与绿池,虽美却难以持久,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素商换、凉飔乍入,又树底、催老旧啼禽”,秋季的到来,凉风初起,老鸟在树下啼叫,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隐喻了生命的衰老与终结。
“长老花光,故人何逊,乘兴谁临”,词人感叹岁月流逝,昔日的朋友或许已不再来访,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何意一枝春到,正疏桐影里,叶落惊心”,即使是在萧瑟的秋天,仍有一枝梅花悄然开放,这不仅给人以惊喜,也触动了词人心中的柔软之处。“苍苔犹斑,丹霞独艳,幽径还耐追寻”,即便是在荒凉之地,仍有鲜艳的花朵独自绽放,词人愿意去寻找这份美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信仙梦、罗浮早觉,算今宵、应是价千金”,词人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比作仙人的梦境,认为这样的美丽价值连城,表达了对梅花之美的高度赞赏。“恍若倾城路逢,一顾情深”,最后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形容遇见梅花如同遇到倾国倾城的美人,一见便深深动情,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魅力,以及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知公经术富,少小足奇尚。
堂堂兰茁芽,愿言契新赏。
萧条度风霜,汴西鞍马上。
暂行几羊肠,世路蛛自网。
绿衣一秋荷,而能脱尘鞅。
圣言得微奥,理明词亦畅。
有文不带酸,馀味甚熊掌。
其中殆天全,识解自超旷。
事佛当晚年,精神著内朗。
禅谈水月澄,逸韵天风爽。
我昔尚童子,门戟过双敞。
而公见之喜,单辞幸相广。
励我多苦心,寒庖对珍享。
山花草然然,胡为岁月往。
瑞兰期远插,庶以慰黄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