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遇雨》
《山行遇雨》全文
清 / 缪公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层岚结翠影霏微,拥作重阴没夕晖。

十里云烟低野路,四山风雨上秋衣。

青泥裹足胶难步,黄叶黏人湿不飞。

蓑笠是谁驱短卫,一鞭得得快先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雨天行进的独特景象与感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

首联“层岚结翠影霏微,拥作重阴没夕晖”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间雨后朦胧的景色。层层叠叠的山峦在雨雾中呈现出一片翠绿,仿佛被一层轻纱覆盖,使得光线变得柔和而模糊,整个世界似乎都被一层厚重的阴影所笼罩,夕阳的余晖也被这浓密的云雾所吞噬,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

颔联“十里云烟低野路,四山风雨上秋衣”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景象。十里长的山路被低垂的云烟所遮蔽,显得更加蜿蜒曲折;四周的山峰在风雨的洗礼下,仿佛给行人的秋衣增添了一层湿漉漉的凉意,生动地表现了雨势之大和行进的艰难。

颈联“青泥裹足胶难步,黄叶黏人湿不飞”则直接描绘了行人在雨中行走的困难。青泥粘附在脚底,让人难以迈步,黄叶也因雨水的浸润而紧紧贴附在身上,无法轻易脱落,形象地展现了雨天行路的不便与艰辛。

尾联“蓑笠是谁驱短卫,一鞭得得快先归”以疑问的口吻,引出了对行者的思考。在这样的天气里,是谁在匆忙赶路?是农夫、猎人还是旅人?他们或许是为了生计,或许是为了某种急事,但无论如何,他们都选择了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前行。最后,“一鞭得得快先归”,既是对行者急切心情的描绘,也暗示了他们最终找到了避雨之处,结束了这场雨中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的穿插,不仅展现了山中雨天的自然景观,也深刻地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缪公恩
朝代:清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午热登多稼亭五首·其一

矮屋炎天不可居,高亭爽气亦元无。

小风不被蝉餐却,合有些凉到老夫。

(0)

午热登多稼亭五首·其四

柳外花边忽飒然,好风一点破愁颜。

岸巾独倚千寻树,闲看南云度北山。

(0)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其二

芦荻中间一港深,蒌蒿如柱不成簪。

正愁半日无村落,远有人家在树林。

(0)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六

荒馀只怪不愁声,好语烦君细细听。

秧早不由田父懒,蚕迟端待柘阴成。

(0)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其四

说似行人且细听,螺冈门外莫宵征。

前头石斧韩婆岭,第一单身不要行。

(0)

过洞庭

日落君山暮,秋风过洞庭。

一官身外物,千里客中情。

北望乡关远,南来旅雁鸣。

孤帆无限恨,斜指岳阳城。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