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
岂若逢真气,齐契体无名。
既诠众妙理,聊畅远游情。
纵心驰贝阙,怡神想玉京。
或命馀杭酒,时听洛滨笙。
风衢通阆苑,星使下层城。
蕙帐晨飙动,芝房夕露清。
方叶栖迟趣,于此听钟声。
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
岂若逢真气,齐契体无名。
既诠众妙理,聊畅远游情。
纵心驰贝阙,怡神想玉京。
或命馀杭酒,时听洛滨笙。
风衢通阆苑,星使下层城。
蕙帐晨飙动,芝房夕露清。
方叶栖迟趣,于此听钟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一位方士在自然山水间的闲适生活。开篇“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两句,设置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于深山之中的文人,而“方士”则是道家修行者,他们都在寻找各自理想的生活状态。
接着,“岂若逢真气,齐契体无名”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名相、与大自然真气相通的精神境界。
“既诠众妙理,聊畅远游情”则是说在这种环境中,诗人不仅领悟了各种深奥的道理,而且还能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远方游历的向往之情。
“纵心驰贝阙,怡神想玉京”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心灵在美好山水中获得释放和享受。这里的“贝阙”指的是美丽的宫殿,而“玉京”则是仙境的代名词,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
“或命馀杭酒,时听洛滨笙”说明诗人在山水间偶尔饮酒,聆听着河边的琴声,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享受。
“风衢通阆苑,星使下层城”两句,则描写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风衢”是古代神话中的道路,而“阆苑”则是神话中的一座山。这里诗人借用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自然世界的向往。
“蕙帐晨飙动,芝房夕露清”两句,是对一天之内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蕙帐”和“芝房”都是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通过它们的早晚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生世世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方叶栖迟趣,于此听钟声”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平凡的树叶,都能成为诗人栖息和寻找乐趣的地方。而“听钟声”,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烦恼、归于宁静心境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柴荆非有约,何以枉诸公。
社自高阳侣,门多处士风。
流尘开坐上,清供满斋中。
露气篱为菊,秋声井是桐。
餐英分盏斝,吹叶入帘栊。
酒洽操觚客,棋邀负局翁。
胞人珍紫芋,园子折青菘。
楚璞看成鼠,吴钩试似虹。
锻堪同树下,侩可隐墙东。
伏轼交非晚,悬河论欲空。
乾坤皆一马,身世但孤鸿。
末路期知己,浮云碣石宫。
儒林推父子,世德重箕裘。
家出关西学,才参幕下筹。
符分铜虎去,使得碧鸡游。
行矣驰滇国,先应梦益州。
僰僮迎汉吏,泸帅识姜侯。
万里题诗日,千山羽猎秋。
青蛉通北望,黑水入西流。
赐召君来速,归期看拥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