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宗不谒谒诗宗,常仰门风继国风。
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
其来虽愧源流浅,所得须怜雅颂同。
三十年吟到今日,不妨私荐亦成公。
吾宗不谒谒诗宗,常仰门风继国风。
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
其来虽愧源流浅,所得须怜雅颂同。
三十年吟到今日,不妨私荐亦成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投从叔补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文学传统的自豪和对于个人才华的不满足。开篇“吾宗不谒谒诗宗,常仰门风继国风”两句,显示了诗人对家族文学成就的骄傲以及他个人的文学追求与国家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理想。
紧接着,“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表明尽管家族的文学作品广为流传,但实际上家族成员并没有在朝廷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反映出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其来虽愧源流浅,所得须怜雅颂同”两句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自身文学根底不够深厚的自谦,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在文学上的独到造诣和对传统美好的继承与发扬。
最后,“三十年吟到今日,不妨私荐亦成公”表达了诗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虽然没有得到预期的社会认可,但他依然坚持个人的文学追求,并自信地认为自己的作品已经达到了可以与古代名家相媲美的水平。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个人情感和文学抱负的抒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身才华和社会认可之间矛盾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