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清道人归西山》
《送清道人归西山》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尝忆漱甘醴,洪涯药臼旁。

今来眇如梦,此景未曾忘。

圭组老无味,林泉路更长。

羡师从此去,当暑扣云房。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人徐铉所作,名为《送清道人归西山》。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首句“尝忆漱甘醴,洪涯药臼旁”,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洪涯药臼旁品尝甘甜泉水的情景,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今来眇如梦,此景未曾忘”两句,诗人感叹眼前的景象仿佛梦境一般,但那些美好的记忆却始终铭记于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圭组老无味,林泉路更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在这里,“圭组”象征着官职和权力,诗人通过“老无味”表达出对这些物质追求的厌倦,而“林泉路更长”则意味着他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追求更加自由和宁静的生活。

最后,“羡师从此去,当暑扣云房”表达了诗人对清道人的羡慕之情。清道人选择回归西山,过上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这正是诗人内心深处所向往的境界。诗人希望清道人能在酷暑时节,前往那座隐藏在云雾之中的修行之所,享受真正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九高崖杰阁

飞阁构层峦,其下临无地。

今朝趁少閒,结揽江天意。

(0)

雨中游大觉寺五首·其五

飞泉仍是去年声,小阁閒听顿觉清。

却是山灵真解事,展图忽放一天晴。

(0)

夜雨·其三

夜短徐听觉夜长,碧纱窗透縠衾凉。

近畿甘澍才沾足,更复遐心忆保阳。

(0)

耕耤日拟禾词·其一

耤田耕罢得禾词,不是杨枝及竹枝。

前日东风送微雨,今朝南亩喜新滋。

(0)

渔舟

渔舟舣棹丛芦曲,棹近御舸不教逐。

老翁鞠?擎柳筐,云捕修鳞三十六。

银刀数尾春水肥,供庖聊比献芹曝。

怜彼心殷笑领之,命取一尾老翁辞。

吾侪水物取不竭,一鱼讵足将我私。

俞哉翁悃吾已知,持归食汝孙与儿。

更赐白金制汝衣,今年庶免寒与饥,取一大钱戏效而。

(0)

罗㬋寺少憩·其一

试问谁能转法轮,岫云松籁总天真。

维摩不二曾无语,已是分明说与人。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