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未登三十,知君已几年。
先师斧脩月,名父柱擎天。
失怙初周晬,耽吟早极玄。
孤身能自立,万卷绝芸编。
虽未登三十,知君已几年。
先师斧脩月,名父柱擎天。
失怙初周晬,耽吟早极玄。
孤身能自立,万卷绝芸编。
此诗描绘的是对知识渊博之人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时间和人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对方学识深厚、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在学术上的成就表示钦佩。
"虽未登三十,知君已几年" 表明诗人认识这位学者虽然不久,但已经能够感受到他的才华横溢。"先师斧脩月,名父柱擎天" 比喻这位学者的知识如同古代伟大的先师和名父,能够开辟新学问、支撑起整个学术的天空。
"失怙初周晬,耽吟早极玄" 诗人感叹自己在学识上还处于萌芽状态,而这位学者却已经深入探究到了极为深奥的领域。"孤身能自立,万卷绝芸编" 强调这位学者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即便是面对浩瀚如海的书籍,也能够独自站立,不被繁复的知识所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吕肖卿学识深度与独立思考能力的高度评价。
四明美山水,我闻已多年。
八十二峰云,日夕带甬川。
中有季真宅,松竹凌苍烟。
高风与胜迹,万古光林泉。
明时有吕子,逸气何飘然。
虽在甬东住,未买甬东田。
朅来游海内,声诗盛流传。
山巾与野服,见者称贺仙。
将欲寻瑶草,孤踪寄八埏。
时人或未识,观我甬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