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约未能休厌繁,每于得处自难言。
书曾过眼平心看,道不依形触目存。
木本草根如有见,山巅水际尽逢源。
可怜日月惟空过,休听钟声送黄昏。
求约未能休厌繁,每于得处自难言。
书曾过眼平心看,道不依形触目存。
木本草根如有见,山巅水际尽逢源。
可怜日月惟空过,休听钟声送黄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丘葵的作品《求约》。诗中表达了词人对朋友相聚时难以尽情叙旧和分享心中的所感所想的情绪。他觉得每次见面都像是时间不够用,总有许多话想要说,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书曾过眼平心看”一句,意味着词人对世间万物都持有一颗平和之心去观察和审视。这也表明了他内心的豁达与包容。
“道不依形触目存”则是说他的思想和感受不是仅仅停留在外界的物象上,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这里,“道”指的是他的思想和情感,不是简单的视觉记忆。
接下来的“木本草根如有见,山巅水际尽逢源”则描绘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他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每一次的探索都能触动心中的泉源。
最后,“可怜日月惟空过,休听钟声送黄昏”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词人希望朋友们不要被世俗的干扰所惑,要珍惜与友相聚的时光。
这首诗通过丘葵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一个词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时间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