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尤夫子,逢人问死生。
扫门那惮远,出户直须晴。
为国鬓先白,因官名更清。
何时容卜夜,灯畔听文衡。
珍重尤夫子,逢人问死生。
扫门那惮远,出户直须晴。
为国鬓先白,因官名更清。
何时容卜夜,灯畔听文衡。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思虑和对朋友珍重之情的诗歌。开篇“珍重尤夫子,逢人问死生”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关切与挂念,每遇见人都会询问对方的安危情况。这不仅是对朋友个人的关心,也反映出诗人对身处乱世之中人们命运的担忧。
“扫门那惮远,出户直须晴”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期待与等待的情景。诗人希望能够在一个清新的日子里,迎接朋友的到来,这里的“晴”,不仅是天气的晴朗,更有心境的明媚和情感的纯净。
“为国鬓先白,因官名更清”表达了诗人的忠诚与正直。尽管头发因忧虑国家事务而早白,但由于其清廉的品行,名声却因此更加显赫。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个人的操守。
最后,“何时容卜夜,灯畔听文衡”则是诗人在夜晚独自思考,希望能够得到朋友来信的消息。这里的“卜夜”,即是在深夜里掷骰子以卜筮问吉凶,是一种古代占卜之法,表达了诗人的迫切期盼。而“灯畔听文衡”则是希望在微弱的灯光下听到书信带来的消息,“文衡”,可能指的是书信的声音或书信本身。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深情牵挂、对国家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操守,展现了一位宋代士大夫的情怀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