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五》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五》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别有超超上驷骖,拈来恐似老生谈。

逍遥不必溟飞北,炳蔚端成雾隐南。

掷地赋声如振万,先天玄理自函三。

枕中一卷庖羲易,祗觉王何思未覃。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五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陈仲醇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之情。

首句“别有超超上驷骖”,以“上驷”比喻陈仲醇的卓越才华,暗示他如同马群中的佼佼者,超凡脱俗。接下来的“拈来恐似老生谈”,则表达了对陈仲醇谈论学问时的敬畏之心,仿佛即使是老练的学者也难以与之匹敌。

“逍遥不必溟飞北,炳蔚端成雾隐南”两句,通过“溟飞北”和“雾隐南”的形象描绘,进一步赞美陈仲醇的学识深邃,如同大海深处的宝藏或云雾缭绕的南方,让人难以窥探其全貌,却能感受到其博大精深。

“掷地赋声如振万,先天玄理自函三”则以掷地有声的典故,形容陈仲醇的言论具有震撼力,如同金石之声,响彻云霄。同时,将“先天玄理”与“三”相联系,暗含着对陈仲醇深刻理解宇宙奥秘的赞美,认为他的思想触及到了宇宙的根本规律。

最后,“枕中一卷庖羲易,祗觉王何思未覃”两句,以“一卷《易经》”为喻,表明陈仲醇的智慧犹如《易经》般深奥,不仅包含了自然界的法则,还蕴含了人生的哲理。诗人感叹自己虽已阅读,但仍觉其深意未尽,表达了对陈仲醇智慧的无限敬仰和渴望深入学习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仲醇才华、学识、智慧的多角度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谦逊态度。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相江叹·其七

圣朝应勿阙,斯道与斯文。

清磬凭谁击,名香岂易焚。

寒星人外见,天梵静中闻。

纵得常如此,沙鸥已失群。

(0)

吴司李锦雯偕令弟我蕃并陆丽京张宗绪顾祥士过访·其一

霜菊荒三径,冰壶共一船。

綵云看满地,奇蕊落诸天。

道见祥刑合,名先大雅传。

山僧禅悦里,得结此中缘。

(0)

寿张母

欲驭瑶池驾,宁亲有凤毛。

百年双袖舞,万里一官劳。

厚泽穷檐遍,交情野衲叨。

清操有如此,方信白华高。

(0)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其一

平生无可信,辽海任飘蓬。

学少诗情短,愁多客路穷。

星随千里照,岸到九霄空。

亦是酬恩事,毋令泪独浓。

(0)

哭绳海先生

素车犹忆十年前,生死交情更不迁。

曾记邮筒传岭月,独赍镜老破江烟。

何人报国身能在,赖汝孤臣节已全。

一瓣香消寒泪溅,乱鸦啼上古城边。

(0)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其十七

何人系马厓边树,信意登临水一壶。

山鼠分馀堪共饱,人间礼数本来无。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