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雁荡天下奇,岂不欲往官缚之。
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痴。
今晨排遣簿书了,往赴郑老同幽期。
羊肠转尽得兰若,飞鸟不到云雨垂。
青铜镜外翠屏绕,中有万屋鱼鳞差。
古来二事不兼得,此地一览俱无遗。
蓬莱方丈果何许,云驾飙驭知为谁。
赤城风月幸好戏,驱取鸾凤相追随。
天台雁荡天下奇,岂不欲往官缚之。
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痴。
今晨排遣簿书了,往赴郑老同幽期。
羊肠转尽得兰若,飞鸟不到云雨垂。
青铜镜外翠屏绕,中有万屋鱼鳞差。
古来二事不兼得,此地一览俱无遗。
蓬莱方丈果何许,云驾飙驭知为谁。
赤城风月幸好戏,驱取鸾凤相追随。
这首宋代诗人曾几的《同郑禹功登巾子山》描绘了天台雁荡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郑老一同登临巾子山的雅兴。首句“天台雁荡天下奇”直接赞美了这些自然景观的奇特与非凡。诗人感叹未能早些游览,因公务所累而感到遗憾,“岂不欲往官缚之”表达了对束缚于俗务的无奈。
接着,诗人写到巾子山虽近在咫尺,但之前并未有机会好好欣赏,如今得以解脱簿书之劳,与朋友共游,心情愉悦。“羊肠转尽得兰若”形象地描绘了山路曲折,最终到达清幽的寺庙,环境宁静如仙境。“青铜镜外翠屏绕,中有万屋鱼鳞差”运用比喻,形容山间景色如镜中倒影,房屋排列有序,宛如鱼鳞。
诗人感慨古今难两全,但在巾子山得以一饱眼福,美景尽收眼底。“蓬莱方丈果何许”暗指传说中的仙岛,暗示眼前景色仿佛仙界。“云驾飙驭知为谁”表达出对自由自在、逍遥山水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赤城风月幸好戏,驱取鸾凤相追随”收尾,意为自己有幸在此欣赏美景,仿佛能引来仙鹤凤凰般的祥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野鹊共林樾,安巢异枝柯。
口衔寒木樵,缠绵缉藤萝。
物情溺便利,奈此欺罔何。
心怀用力少,意谓成功多。
瞰亡乃相窃,往来递经过。
东巢不得成,西鹊徒奔波。
辛苦旬日馀,两树无完窠。
触物感我情,叹息成蹉跎。
世人好攘夺,利欲争纷拿。
灭公以私心,自足靡有他。
楚汉割鸿沟,讵能息干戈。
三国定鼎足,未必安山河。
终焉一抔土,蔓草埋岩阿。
何如顺事天,勿伤同类和。
春草遍南陌,春潮流落红。
美人娄水上,一舸逐东风。
一舸向何处,言归故山去。
雉鸣苦竹冈,离情黯烟树。
故山穹窿高插空,重湖倒浸金芙蓉。
缥缈宝楼林壑中,晴岚暖霭霏帘栊。
三年不蹋虎溪路,梦礼大士青莲宫。
风景既不殊,山川宛如昨。
为问鸱夷舟,何似支硎鹤。
安得相从访二公,醉蹑丹梯倚寥廓。
山崖乳,兰芷芳,临溪采撷烦寄将。
相思引领天一方,载歌招隐为报章。
重来握手成大笑,杨柳花飞春笋长。
片月撩愁,尖风拨闷,星桥迢递云边。
六度今宵,凄凉最是今年。
柔肠寸断浑如醉,剩残灯、孤影窗前。恨绵绵。
万种幽情,几叠吟笺。
它生未卜能相见,叹人间离合,那比神仙。
静掩针楼,秋虫细语如怜。
此生已冷繁华梦,尚难抛、笔砚清缘。盼遥天。
旧日离亭,一抹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