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磴疏阴覆绿池,诸公裙屐盛南皮。
文章海内存坛坫,风雨秋来感岁时。
红烛花残清夜酒,绿芜霜落故园枝。
明朝独对江天树,长啸西风倒接。
曲磴疏阴覆绿池,诸公裙屐盛南皮。
文章海内存坛坫,风雨秋来感岁时。
红烛花残清夜酒,绿芜霜落故园枝。
明朝独对江天树,长啸西风倒接。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金陵(今南京)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曲磴疏阴覆绿池”写出了弯曲的石阶下稀疏的树荫覆盖着碧绿的池塘,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次句“诸公裙屐盛南皮”则暗示了文人雅士聚集在此地,体现了南皮(古代文化名区)的学术气息。
第三句“文章海内存坛坫”进一步强调了这里作为文坛重地,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影响力。第四句“风雨秋来感岁时”则借秋风秋雨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感慨。
第五、六句“红烛花残清夜酒,绿芜霜落故园枝”通过红烛、残花和清夜美酒,以及荒芜的秋霜和故乡的树枝,勾勒出一种凄清而怀旧的情绪。尾联“明朝独对江天树,长啸西风倒接”预示着诗人独自面对江天,西风吹过时发出长长的啸声,形象地表达了他孤独和壮志未酬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金陵秋感》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个人在秋日金陵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十五载前曾识君,壮哉词气凌青云。
十五载后复相见,顿觉中年须发变。
人生佳会苦不多,江海茫茫奈别何。
清宵怀人耿予独,目送老月飞银河。
东风鼓棹姑溪上,乘兴敲门一相访。
奇言缕缕惊座人,包括周天众星象。
知音者稀谁与论,倦持宝瑟立齐门。
几见杏桃红雨落,岁寒梅雪又黄昏。
天借片时谈笑共,追忆从前恍如梦。
雁声落枕促登途,驼氁冲晓霜花重。
我别中山不记年,为我访问蓝桥泉。
一朝当路有知者,相见恨晚毋归田。
郡城高,昔人堕废今人劳。
城中居民负土石,城上畚锸卒伍操。
去年外壕深地底,今年内城插天起。
红旗东接汉阳小,白璧西沉赣江水。
杵声未改筑者殊,人事往往如传车。
荒碑断础悉舆致,仙宫梵宇空无馀。
欢呼拦街走童孺,明年移家城里住。
抱关旧卒鬓如丝,泪堕鸦啼城下树。
城坚池浚侔金汤,此地他年为战场。
美人不愿颜如花,愿为霜草逢春华。
汉壁楚歌连夜起,骓不逝兮奈尔何。
鸿门剑戟帐下舞,美人忍泪听楚歌。
楚歌入汉美人死,不见宫中有人彘。
我尝梦登天,身乘帝青云。
下视六合大,死人何纷纷!
尸行鬼走不知丑,天跳鬼踔无由分。
首戴髑髅蒿两目,肠悬题凑空孤坟。
自谓策神智,可以干明君。
自谓雕纂组,可以成华文。
自谓昭旗常,可以铭前勋。
形如枯株心强活,气如湿灰耳强闻。
哀哉腥腐窟,何以能超群?
天孙为余言,此皆不足云。
累累白骨成飞尘,安知中有不死人?
眉厖喉结目如电,挥呵风雨走百神。
塌额玉陛下,自称小兆臣。
臣之形骸与众等,久断荤血腐肉皴。
言臣不死诚谬妄,固有不死丹元君。
丹元君,在何处,泥丸真人且延驻。
一曲鸾笙五百年,死人窝里翻身去。
《活死人窝,为番阳胡道玄赋》【元·郑元祐】我尝梦登天,身乘帝青云。下视六合大,死人何纷纷!尸行鬼走不知丑,天跳鬼踔无由分。首戴髑髅蒿两目,肠悬题凑空孤坟。自谓策神智,可以干明君。自谓雕纂组,可以成华文。自谓昭旗常,可以铭前勋。形如枯株心强活,气如湿灰耳强闻。哀哉腥腐窟,何以能超群?天孙为余言,此皆不足云。累累白骨成飞尘,安知中有不死人?眉厖喉结目如电,挥呵风雨走百神。塌额玉陛下,自称小兆臣。臣之形骸与众等,久断荤血腐肉皴。言臣不死诚谬妄,固有不死丹元君。丹元君,在何处,泥丸真人且延驻。一曲鸾笙五百年,死人窝里翻身去。
https://shici.929r.com/shici/igwWEk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