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五月更披裘,尺布都从市上求。
懊恼前官国司马,木棉试种不曾收。
谁能五月更披裘,尺布都从市上求。
懊恼前官国司马,木棉试种不曾收。
这首诗描绘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与物产特色。通过“谁能五月更披裘”,诗人以反问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新疆地区五月仍需穿着厚重衣物的寒冷气候特点,引出下文对当地物产的描述。
“尺布都从市上求”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物资的稀缺与交换的必要性,反映了新疆地区在特定时期可能面临的物资短缺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懊恼前官国司马,木棉试种不曾收”则将笔触转向对地方官员的讽刺与批评。通过“懊恼”一词,诗人表达了对前任官员未能成功引进并种植木棉这一经济作物的遗憾与不满,暗示了地方治理中对于农业发展与经济作物推广的不足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状态,还蕴含了对地方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一丝批判与期待,是纪昀对新疆社会风貌独特而深刻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