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王去非觅柳栽》
《答王去非觅柳栽》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不惜柔条折赠君,与君分占万家春。

祇愁五柳门前景,不称三槐堂里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fēiliǔzāi
sòng / liúzǎi

róutiáozhézèngjūnjūnfēnzhànwànxiàngchūn

zhīchóuliǔménqiánjǐngchēngsānhuáitángrén

注释
柔条:柔嫩的枝条。
赠君:送给您。
分占:共享。
万家春:满城春色。
祇愁:只担心。
五柳门前景:五柳树下的景色(借指简朴的生活)。
不称:不匹配。
三槐堂里人:三槐堂里的身份(指有地位的人,如官员)。
翻译
我愿意折下柔嫩的枝条送给你,与你共享这满城的春色。
只担心五柳树下的景色,不能匹配上三槐堂里的身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宰所作,名为《答王去非觅柳栽》。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如下:

“不惜柔条折赠君”,这里的“柔条”指的是细长而柔软的树枝,通常用来比喻友情或是礼物。诗人通过“折赠君”的动作,展示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不吝啬的态度。

“与君分占万家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同享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以及希望这种美好能够遍及每一个家庭。这里的“万家”象征着普及和广泛,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愿意与他人分享的心态。

“祇愁五柳门前景”,“五柳”可能是指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别称,因为他曾居住在一个有五棵柳树的地方。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某种理想美景的向往和关切,通过“门前景”的描写,传递了一种静谧而又不失优雅的情怀。

“不称三槐堂里人”,“三槐”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或是一个隐喻。在这里,“堂里人”通常指的是有文化教养和身份地位的人。诗人通过“不称”的字眼,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中某些人的不认同或者是不满的情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情和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四月四日饮吴仲立家海桐花下吴伯承以事不至寄诗来次韵

翠盖亭边春色归,还来把酒及开时。

坐无车公欢意少,犹得风前读好诗。

(0)

游栖霞宫

尊师乃高道,有意出尘寰。

佩剑文垂斗,横琴意在山。

灵龟调浩气,醇酒发朱颜。

最得时贤许,诗牌满栋间。

(0)

潇湘八景诗·其八江天暮雪

江上雪纷纷,风寒天已暮。

中有泛舟人,兴尽迷归路。

(0)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三

香阶宝砌静无尘,遥指星河再拜人。

若把离情今夕说,世间生死最伤神。

(0)

清平乐.题倦耕图

一犁初卸。息影斜阳下。角上汉书何不挂。

老子近来慵跨。烟村草树离离。卧看流水忘归。

莫饮山中清味,怕教洗耳人知。

(0)

浪淘沙令.题许由掷瓢手卷

拂袖入山阿。深隐松萝。掬流洗耳厌尘多。

石上一般清意味,不羡渔蓑。日月静中过。

俗□消磨。风瓢分付与清波。

却笑唐求因底事,无奈诗何。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