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骊珠,借一阵东风,吹送山居。
卅年相望,孤抱谁如。合铸许郑韩苏。
是茗柯同调,算绝艺、诗思还输。
帝城南,见灵光一坐,昭代鸿儒。
于今七经年矣,喜寰海争传,旧样霜须。
北徼开藩,西山辟粟,绿意全换蘼芜。
问锦江花发,旧游地、有梦来无。曙星孤。
占太行高处,山翠藏书。
天外骊珠,借一阵东风,吹送山居。
卅年相望,孤抱谁如。合铸许郑韩苏。
是茗柯同调,算绝艺、诗思还输。
帝城南,见灵光一坐,昭代鸿儒。
于今七经年矣,喜寰海争传,旧样霜须。
北徼开藩,西山辟粟,绿意全换蘼芜。
问锦江花发,旧游地、有梦来无。曙星孤。
占太行高处,山翠藏书。
这首诗名为《春从天上来》,作者赵熙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诗中以“天外骊珠”起笔,形象生动,比喻珍贵的才华或灵感,如同天上明珠。东风吹送,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诗人内心的期待。诗人感慨三十年的时光流转,感叹自己在学术上的孤独追求,虽与许郑韩苏等大家齐名,但在诗才上仍有不足。
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京城,赞美当代的鸿儒们,他们的智慧光芒如同灵光,照亮了知识的殿堂。七年过去,诗人欣慰于自己的学说已广为流传,而他本人的白发也见证了岁月的痕迹。他在北方边疆传播学问,改变了荒芜之地,象征着文化的繁荣。
最后,诗人回忆锦江花开花落,询问旧日游历之地是否还能唤起梦境。他独自站在太行山巅,欣赏翠色藏书的山景,寓言自己对知识的坚守和对学问的热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赵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素娥宴罢瑶池,醉簪误堕庭深窈。
花神爱护,绀罗轻衬,绿云低绕。
秋意重缄,芳心半吐,有香多少。
把幽轩好梦,等闲薰破,凉月转,人初悄。
冷沁冰壶风袅。
肯轻与铅华相照。
湘兰标致,水仙风度,也应同调。
钗凤香分,鬓蝉影动,此情云渺。
问何时分付,一庭寒玉,对妆台晓。
雪香飞尽江梅,上林桃李寒犹*。
墙头惊见,枯枝闹簇,生红初喷。
嫩绿亭台,新晴巷陌,清明相近。
甚等闲句引,狂蜂戏蝶,早不管,人春困。
不怕蜡痕轻褪。
怕东风乱飘残粉。
琐窗犹记,双鹅细翦,一簪幽恨。
骏马如飞,流光似箭,归期难准。
料黄昏微雨,盈盈泪眼,把燕脂*。
身世飘零,勋业何成,鬓华渐生。
记去年欢笑,遨游帝里,今年憔悴,卧病江城。
直道难行,浮名识破,正要生平两眼明。
心无歉,但世间公论,自有人评。
竹风萧飒初停。
算何境、能如梦境清。
问命之穷达,三杯酒软,身之去就,一叶舟轻。
毁誉从他,醉醒在我,赢得篷窗听雨声。
秋江上,更莼鲈无限,鸥鹭多情。
自入闽关,形势山川,天开两边。
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
石磴盘空,天梯架壑,驿骑蹒跚鞭不前。
心无那,恰鹧鸪声里,又听啼鹃。
区区仕宦谁怜。
道有志、从来铁石坚。
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
尽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岂偶然。
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