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斜风细雨不须归》
《赋得斜风细雨不须归》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莫釐山上亭如盖,纽取蒲梢作衣带。

丝烟细雨著罗窗,墨树浓山泻生绘。

农家閒记月毛生,贾舟怕见江猪拜。

是处皆将笭箸行,谁家不得刀鲚卖。

云脚才封马迹山,轻雷忽过吴淞界。

湖州万户入青煤,七十二峰如钱大。

餔糟一枕钓竿眠,不觉风波在船外。

派派烟岚刺眼眉,折折云山锁心肺。

誓将白水洗缨尘,何用浮云生肌疥。

为君屈指开元年,高冠大纛几人在。

一湾艇子一竿丝,不学成都先生卦。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赋得斜风细雨不须归》。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斜风细雨中的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

首句“莫釐山上亭如盖”,以“莫釐山”为背景,用“亭如盖”形象地描绘了山上的亭子宛如一把巨大的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接着,“纽取蒲梢作衣带”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蒲草编织成衣带,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丝烟细雨著罗窗,墨树浓山泻生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景的细腻与美丽。丝烟般的细雨轻轻洒落在窗户上,如同一幅水墨画般,墨色的树木和浓重的山峦在雨中显得更加生动。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农家閒记月毛生,贾舟怕见江猪拜”两句,转而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农夫悠闲地记录着月下的生长,商船或许因为害怕遇见江猪而不敢靠近,这些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是处皆将笭箸行,谁家不得刀鲚卖”则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繁荣景象,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商业活动,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云脚才封马迹山,轻雷忽过吴淞界”两句,通过云层和雷声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湖州万户入青煤,七十二峰如钱大”描绘了湖州的繁华景象,以及远处山峰的壮丽,展现了作者对江南山水的赞美之情。

“餔糟一枕钓竿眠,不觉风波在船外”一句,通过渔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动荡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派派烟岚刺眼眉,折折云山锁心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色的感受,烟岚云雾仿佛触动了诗人的感官,使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誓将白水洗缨尘,何用浮云生肌疥”表达了诗人对清廉正直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污浊的反感。

最后,“为君屈指开元年,高冠大纛几人在”两句,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集句联

余心无采缋;对书不簪缨。

(0)

集句联

服理辨昭昧;秉心识本源。

(0)

集句联

骞腾坐可致;洒扫今其初。

(0)

挽张百熙联

年六十遽赋骑箕,慨经济文章,垂老靳施终是憾;

路五千莫由执绋,论名臣儒行,本朝何传不须公。

(0)

贺门生王某入泮联

科名自阴骘中来,艳说乃翁培植德;

宰相从秀才做起,期为大厦栋梁才。

(0)

集唐人宫词联

蓝丝重勒金条脱;绀发初簪玉叶冠。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