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
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
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
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
睡足起闲坐,景晏方栉沐。
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
饥来恣餐歠,冷热随所欲。
饱竟快搔爬,筋骸无检束。
岂徒畅肢体,兼欲遗耳目。
便可傲松乔,何假杯中渌。
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
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
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
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
睡足起闲坐,景晏方栉沐。
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
饥来恣餐歠,冷热随所欲。
饱竟快搔爬,筋骸无检束。
岂徒畅肢体,兼欲遗耳目。
便可傲松乔,何假杯中渌。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春日里的闲适生活。开篇即表达了对自己居所的喜爱,这种喜爱不仅是物质上的拥有,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两句以平淡的语言流露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种静谧环境中的精神寄托是通过艺术和阅读来实现的。琴代表了音乐,书代表了知识,这两者都是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时间背景被描绘为三月半,当时花落而庭院中长满了青绿色的杂草。"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一句,则是对清晨和谐鸣叫声以及诗人在春日里充分享受到的美好睡眠的描写。
诗人醒来后,并非立刻投入紧张的劳作,而是选择了闲坐,享受着渐渐西沉的景色。"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一句,告诉我们这一天并非斋戒之日,因此厨房里有童仆在准备美食,包括鱼和肉。
接下来的几句,"饥来恣餐歠,冷热随所欲。饱竟快搔爬,筋骸无检束"则是对诗人饮食时的放松享受以及饭后舒展身体、释放疲劳的生动描绘。
最后,"岂徒畅肢体,兼欲遗耳目。便可傲松乔,何假杯中渌"一句,则是诗人通过这一切希望达到身心两方面的满足和享受,从而在精神上也能与大自然相通,达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我娱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闲适哲学。
孔璋行矣,恨题襟岁晚,骊歌凄恻。
听鼓衙斋无定所,吹落红泥踪迹。
倚马雄才,从龙贵胄,羞执郎官戟。
黄獐猎罢,一时豪气无敌。
长叹海峤扬尘,牙旗坐拥,谁建平戎策。
季子貂裘风雪里,愁听梅花羌笛。
高笋滩边,石帆山下,此是烟波宅。
新诗寄我,曲尘凝望江驿。
万里长江,泻不尽、一天秋色。
终古是、云沉日落,贝宫鳞阙。
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
叹投鞭、勇略系丝谋,都销歇。龙虎散,精灵灭。
水天话,推篷说。问滔滔是否,旧英雄血。
湖海一襟馀破帽,山河两戒空明月。
暗濛濛、望里古台城,形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