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沧海时多梦,此日吴江已采莼。
许剑近无人可录,典琴君比我犹贫。
不谋秸豆知非计,相识菰芦总未真。
尚有蔡伦难乞食,天涯瓶钵早生尘。
别来沧海时多梦,此日吴江已采莼。
许剑近无人可录,典琴君比我犹贫。
不谋秸豆知非计,相识菰芦总未真。
尚有蔡伦难乞食,天涯瓶钵早生尘。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寒夜有怀任子征何君选广州分寄》。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首联“别来沧海时多梦,此日吴江已采莼”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心中常浮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梦,而今时今日,友人在吴江已经采摘莼菜,生活似乎有了新的开始。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现状的关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许剑近无人可录,典琴君比我犹贫”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自比为无处可录剑术的剑客,又将友人比作自己,表达了两人在生活境遇上的相似之处——都处于贫困之中,渴望得到理解和认同。这里通过比喻和类比,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颈联“不谋秸豆知非计,相识菰芦总未真”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规划好生活的基本需求(秸豆),这并非明智之举,但与朋友相知相交,却总感觉不够真实或深刻。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尚有蔡伦难乞食,天涯瓶钵早生尘”以蔡伦(东汉时期发明造纸术的人)为喻,表达了诗人即使有才华如蔡伦,也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无奈。同时,“天涯瓶钵早生尘”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友情如同瓶钵,虽珍贵却因距离而蒙尘。这一联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友情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程氏有烈女,自名为笋姑。
六岁诵论语,七岁奉盘盂。
八岁工织缣,九岁绣罗襦。
十岁慈母病,甘饿其体肤。
三日常不饭,羹药办中厨。
笋姑年十七,未常里门趋。
趋趋户庭间,亦不踰门睮。
其岁为戊申,其月为辰娵。
野鸟守房舍,暴客执矛殳。
公然纵白刃,获金而索珠。
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驰驱。
宁死于母旁,慷慨行捐躯。
暴客挥火茅,延烧乎室隅。
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
毁生存大义,气绝在须臾。
观者如堵墙,股栗泪填衢。
行者久伫立,叹息烈女殊。
老者哭纸钱,焚致乎修途。
幼者馈巾帛,村村桑叶枯。
媒妁向婿言,此罪谁当诛。
程氏筮十日,不久当归夫。
岂知中道崩,使君委罗敷。
何以拜姑嫜,姑嫜泣乌乌。
命子各成礼,长恸恨穿窬。
衔悲收汝骨,归葬乎上都。
《程氏有烈女》【明·王鸣雷】程氏有烈女,自名为笋姑。六岁诵论语,七岁奉盘盂。八岁工织缣,九岁绣罗襦。十岁慈母病,甘饿其体肤。三日常不饭,羹药办中厨。笋姑年十七,未常里门趋。趋趋户庭间,亦不踰门睮。其岁为戊申,其月为辰娵。野鸟守房舍,暴客执矛殳。公然纵白刃,获金而索珠。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驰驱。宁死于母旁,慷慨行捐躯。暴客挥火茅,延烧乎室隅。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毁生存大义,气绝在须臾。观者如堵墙,股栗泪填衢。行者久伫立,叹息烈女殊。老者哭纸钱,焚致乎修途。幼者馈巾帛,村村桑叶枯。媒妁向婿言,此罪谁当诛。程氏筮十日,不久当归夫。岂知中道崩,使君委罗敷。何以拜姑嫜,姑嫜泣乌乌。命子各成礼,长恸恨穿窬。衔悲收汝骨,归葬乎上都。
https://shici.929r.com/shici/VnWzlXGI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