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盛何物,累累尽药圆。
惟将窗下挂,不向杖头悬。
满腹盛何物,累累尽药圆。
惟将窗下挂,不向杖头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丹房内生活的独特场景,通过“药圆”、“药瓢”的意象,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生活哲学。
“满腹盛何物,累累尽药圆。” 这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开篇,引人思考。诗人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通过“累累尽药圆”的描述,暗示了道士的腹中所盛之物并非世俗之物,而是各种珍贵的草药和丹丸,这些是道士追求长生之道的必备之物。这里,“药圆”不仅指药物本身,也象征着道士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
“惟将窗下挂,不向杖头悬。” 后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道士的生活方式。他将药瓢挂在窗下,而不是像常人那样挂在杖头作为行旅之需。这种独特的放置方式,既体现了道士对日常生活的淡泊态度,也暗示了他对修行和内省的重视。药瓢的悬挂位置,似乎预示着道士更愿意在静谧的环境中,通过内观和修炼来获取生命的真谛,而非在外在的物质世界中寻求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道家文化中对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之间平衡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我才不救时,匡扶志空大。
置我有无间,缓急非所赖。
孤坐万峰颠,嗒然遗下块。
已矣复何求,至精谅斯在。
淡泊非虚杳,洒脱无蒂芥。
世人闻予言,不笑即吁怪。
吾亦不强语,惟复笑相待。
鲁叟不可作,此意聊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