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挠肤无春冬,为害略与恶疾同。
只有疮痂不相负,夜阑长满寝衣中。
瘙痒挠肤无春冬,为害略与恶疾同。
只有疮痂不相负,夜阑长满寝衣中。
这首诗《疥》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生动描绘了疥疮这一顽疾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痛苦。诗中的“瘙痒挠肤无春冬”,形象地展现了疥疮不分季节,随时随地都能引发瘙痒的症状,让人难以忍受。接着,“为害略与恶疾同”一句,将疥疮的危害性与严重的疾病相提并论,强调其对人的健康影响之大。最后,“只有疮痂不相负,夜阑长满寝衣中”则揭示了疥疮的另一特点——疮痂的形成,即使在夜晚也无法逃脱其侵扰,疮痂遍布寝衣之中,可见其对生活的影响之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疥疮的生理特征,更深刻地反映了它对人们心理和生活的巨大冲击,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常见病痛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未晓雨先骤,过朝风更鲜。
谁知初伏日,全是早秋天。
洗盏尝新酒,临池摘嫩莲。
平生丘壑意,不受暑寒迁。
荷衣消翠,蕙带馀香,灯前共语生平。
苦竹黄芦,都是梦里游情。
西湖几番夜雨,怕如今、冷却鸥盟。
倩寄远,见故人说道,杜老飘零。
难挽清风飞佩,有相思都在,断柳长汀。
此别何如,一笑写入瑶琴。
天空水云变色,任愔愔、山鬼愁听。
兴未已,更何妨、弹到广陵。